“居城半是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居城半是兵”全詩
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
未能忘好古,缺石認題名。
分類:
作者簡介(徐照)
徐照(?~1211)南宋詩人。字道暉,一字靈暉,自號山民,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終身,以詩游士大夫間,行跡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蘇、四川等地。寧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靈”之一,其詩宗姚合、賈島,題材狹窄,刻意煉字煉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寫道:“吟有好懷忘瘦苦”,可見苦吟情狀。據葉適說,他是“四靈”中首先反對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詩的詩人。徐照有《促促詞》,通過農民與小吏的勞逸悲歡對比來揭露社會不平,有張籍、王建樂府詩意味,被不少選本選錄。但他主要寫近體詩,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種愛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詠。死后朋友出錢為他安葬。
《桂陽道中》徐照 翻譯、賞析和詩意
《桂陽道中》是宋代徐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官樹標牌號,遮陰種已成。
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
未能忘好古,缺石認題名。
詩意:
這首詩以桂陽道作為背景,描繪了道路兩旁的景象和城市的特征。作者通過描述官樹、井口、蘆葦和城墻等元素,展現了道路和城市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懷念之情。
賞析:
《桂陽道中》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和城市景觀的畫面,展示了作者對歷史和傳統的熱愛。以下是對各句的賞析:
首句“官樹標牌號,遮陰種已成。”描述了道路兩旁種植的官樹已經茂盛,形成了遮擋陽光的景象,同時也象征著官道的繁榮。
第二句“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通過描寫長久未見人來打井而井水依然充沛,蘆葦叢中的動物仍然鳴叫,表達了城市的穩定和繁榮。
第三句“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描繪了城市周圍的山洞和空地,以及城墻內駐守的大量士兵,表明這個城市是一個軍事要地。
最后一句“未能忘好古,缺石認題名。”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懷念之情。詩中提到的缺石認題名可能指的是城墻上的某個石頭缺失,但人們仍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辨認出城墻的名稱,這暗示了歷史的延續和傳承。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桂陽道的景象,同時透露出作者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思考和懷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對故鄉和傳統的深厚感情。
“居城半是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ì yáng dào zhōng
桂陽道中
guān shù biāo pái hào, zhē yīn zhǒng yǐ chéng.
官樹標牌號,遮陰種已成。
jǐng gān rén lì jiǔ, lú mì shòu xíng míng.
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
jiē dòng duō kòng dì, jū chéng bàn shì bīng.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
wèi néng wàng hào gǔ, quē shí rèn tí míng.
未能忘好古,缺石認題名。
“居城半是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