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髽髻綠楊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女童髽髻綠楊垂”全詩
重調蛾黛為眉淺,再試弓鞋與步遲。
紫府煙花鶯喚醒,仙房云雨鶴通知。
簾低紅杏春風暖,清夢應曾見舊師。
分類:
作者簡介(孫惟信)
孫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歲。以祖蔭調監,不樂棄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蘇、杭最久。一榻外無長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間,公卿聞其至,皆倒屣而迎長。長身縵袍,氣度疏曠,見者疑為俠客異人。每倚聲度曲,散發橫笛;或奮袖起舞,悲歌慷慨。終老江湖間。淳祐三年客死錢塘,年六十五。與杜范、趙師秀、翁定、劉克莊等交厚。劉克莊為撰墓志銘,稱其“倚聲度曲,公瑾之妙。散發橫笛,野王之逸。奮神起舞,越石之壯也”。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謂“孫季蕃老于花酒,以詩禁僅為詞,皆太平時節閑人也”。《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花翁集 》一卷,注云:“ 在江湖中頗有標致,多見前輩,多聞舊事,善雅談,長短句尤工。嘗有官,棄去不仕。”又沈義父《樂府指迷》云:“孫花翁有好詞,亦善運意,但雅正中忽有一兩句市進話,可惜。”有《 花翁詞 》一卷,已佚。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有輯本。
《賦女冠還俗》孫惟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女冠還俗》是宋代孫惟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疊卻霞綃上醮衣,
女童髽髻綠楊垂。
重調蛾黛為眉淺,
再試弓鞋與步遲。
紫府煙花鶯喚醒,
仙房云雨鶴通知。
簾低紅杏春風暖,
清夢應曾見舊師。
詩意:
這首詩詞以女子脫離塵世還俗之景象為主題,描繪了女子摘下冠帽、拆卸飾物的情景。詩中通過娓娓道來的描寫,展現了女子從塵世的繁華中回歸本真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婉約的筆觸描繪了女子脫離塵世還俗的過程。首兩句描述了女童將霞綃疊卻起來,髽髻挽成綠楊的樣子。這里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女童冠帽的摘下和發髻的變化,體現了從塵世的華麗到歸于自然的轉變。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女子將蛾黛重新調整,使眉的妝容更加淺淡,再試弓鞋和行走步履也變得緩慢。這里通過對妝容和行走方式的描寫,表達了女子漸漸舍棄世俗的華麗和浮華,回歸內心本真的態度。
后面的兩句描繪了紫府中的煙花將鶯兒喚醒,仙房中的云雨傳遞了鶴的通知。這里通過對仙境中景象的描寫,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暗示了女子已經脫離塵世回歸仙境。
最后兩句描繪了簾子低垂,紅杏花在春風中溫暖,清夢中應該曾經見過舊師。這里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女子回歸塵世之前的一種溫暖和回憶,也暗示了女子在還俗后仍然保留一份對舊時光的思念。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意境,展現了女子從塵世中回歸本真、舍棄世俗華麗的內心歷程。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詩中情感更加真切動人。
“女童髽髻綠楊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nǚ guān huán sú
賦女冠還俗
dié què xiá xiāo shàng jiào yī, nǚ tóng zhuā jì lǜ yáng chuí.
疊卻霞綃上醮衣,女童髽髻綠楊垂。
zhòng diào é dài wèi méi qiǎn, zài shì gōng xié yǔ bù chí.
重調蛾黛為眉淺,再試弓鞋與步遲。
zǐ fǔ yān huā yīng huàn xǐng, xiān fáng yún yǔ hè tōng zhī.
紫府煙花鶯喚醒,仙房云雨鶴通知。
lián dī hóng xìng chūn fēng nuǎn, qīng mèng yīng céng jiàn jiù shī.
簾低紅杏春風暖,清夢應曾見舊師。
“女童髽髻綠楊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