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炊煙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岸炊煙冷”全詩
隔岸炊煙冷。
十里垂楊搖嫩影。
宿酒和愁都醒。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施岳)
施岳(約1247年前后在世),字仲山,號梅川,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精于音律。卒,楊纘為樹梅作亭,薛夢珪為作墓志,李彭老書,周密題,葬于西湖虎頭巖下。可見他在當時是很受文人推重的。但他生平的事跡已經不可考。岳因通音律,故作詞聲元舛誤;又因多讀唐詩,故詞語多雅淡。所作今僅見存于絕妙好詞中的六首。
《清平樂》施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水遙花瞑》是宋代詩人施岳創作的一首詞。下面是該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遙花瞑。
隔岸炊煙冷。
十里垂楊搖嫩影。
宿酒和愁都醒。
詩意: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寂寥的景象。水面上波光粼粼,花兒漸漸閉合。對岸的村莊里冒出的炊煙已經冷卻,十里長堤上垂柳搖曳著嫩綠的影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飲過一夜的酒和內心的愁苦都被喚醒。
賞析:
1. 詩詞通過描繪細膩而清新的自然景觀,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獨特的觀察力。水面上的波光、閉合的花朵、垂柳的婆娑搖曳,都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受。
2. 通過描述對岸的村莊里的炊煙冷卻,詩人隱喻了人世間的喧囂已經消散,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3. "十里垂楊搖嫩影"這一描寫,表達了春天的景象,垂柳嫩綠的影子搖曳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美麗而生動的畫面。
4. 最后兩句"宿酒和愁都醒"表達了飲過一夜的酒和內心的愁苦在這樣寧靜的環境中被喚醒,給人一種清醒和思考的感覺。
《清平樂·水遙花瞑》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靜謐的水面、閉合的花朵和搖曳的垂柳,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受。同時,詩人通過對宿酒和愁苦的提及,表達了對內心的喚醒和思考,使整首詞融合了自然景觀與人情思索,給人以思索和共鳴的空間。
“隔岸炊煙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shuǐ yáo huā míng.
水遙花瞑。
gé àn chuī yān lěng.
隔岸炊煙冷。
shí lǐ chuí yáng yáo nèn yǐng.
十里垂楊搖嫩影。
sù jiǔ hé chóu dōu xǐng.
宿酒和愁都醒。
“隔岸炊煙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