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乏憩予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乏憩予駕”全詩
洛川方罷雪,嵩嶂有殘云。
曳曳半空里,明明五色分。
聊題一時興,因寄盧征君。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行至汝墳寄盧征君》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至汝墳寄盧征君
行乏憩予駕,依然見汝墳。
洛川方罷雪,嵩嶂有殘云。
曳曳半空里,明明五色分。
聊題一時興,因寄盧征君。
中文譯文:
行駛勞累,停車休息后,依然看見了你的墳墓。
洛川剛剛停下了下雪,嵩嶂上還有云彩殘留。
飄揚在半空中,色彩明亮鮮艷。
隨性地寫幾句話,同時寄給盧征君。
詩意:
這首詩是孟浩然寫給盧征君的一封寄語,描述了他行至汝墳追思故友的情景。詩中以行駛勞累、停車休息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洛川停雪和嵩嶂云彩的描繪,給讀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變幻。同時,詩人也借由這些景觀表達了他對故友的思念之情。他短暫地寫下了幾句話,希望通過這封詩獻給盧征君,寄托了他對友情的深深祝福。
賞析:
這首詩短小精悍,通過描繪生活和自然界的景物,傳達了詩人對友情的深深思念之情。詩人運用簡練的文字和意象,將一種真實而濃烈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讀者能夠感受到洛川下雪、嵩嶂云彩的美景,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內心情感。整首詩以簡單、隨性的語言寫就,將思念之情融入其中,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這首詩既表達了友情之美,也透露出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生活中短暫的擁有與友情的珍貴,并思考自身的人際關系和生命的意義。
“行乏憩予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zhì rǔ fén jì lú zhēng jūn
行至汝墳寄盧征君
xíng fá qì yǔ jià, yī rán jiàn rǔ fén.
行乏憩予駕,依然見汝墳。
luò chuān fāng bà xuě, sōng zhàng yǒu cán yún.
洛川方罷雪,嵩嶂有殘云。
yè yè bàn kōng lǐ, míng míng wǔ sè fēn.
曳曳半空里,明明五色分。
liáo tí yī shí xīng, yīn jì lú zhēng jūn.
聊題一時興,因寄盧征君。
“行乏憩予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