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花驚歲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剪花驚歲早”全詩
異縣殊風物,羈懷多所思。
剪花驚歲早,看柳訝春遲。
未有南飛雁,裁書欲寄誰。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
朝來登陟處,不似艷陽時。
異縣殊風物,羈懷多所思。
剪花驚歲早,看柳訝春遲。
未有南飛雁,裁書欲寄誰。
中文譯文:
人日登上南陽驛門的亭子,懷念漢川的諸位朋友。
一早起床往上攀登,景色并不如陽光明媚時那般美麗。
到了這個異縣,風物與眾不同,心中的思念也多了起來。
剪花的季節來得早,看到垂柳還為春天的到來而感到驚訝。
還沒有南飛的雁鳥,想要寫封信寄給誰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南陽驛門的亭子,回憶起漢川的朋友們的情景。作者早晨出發登山,但景色并沒有如他期待的一樣美麗,這讓他對旅途有了些許失望。到達異縣后,他發現這里的風物與眾不同,引發了他更多不同的思考。春天的剪花季節來得早,垂柳也未曾迎來春天的到來,這些景象給了作者一些驚訝和感慨。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他想給誰寫信寄去,但還沒有南飛的雁鳥可以轉達他的思念。
這首詩以物換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作者的思念之情。作者通過對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意象清新自然,節奏舒緩流暢,讓人感受到了山野的寧靜和思念的真摯。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透露出孟浩然對友情和鄉情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感應,在動靜之間體現了一種境界和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懷念遠方友人的情感,通過景色的描寫和心情的轉折,展示了孟浩然獨特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剪花驚歲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rì dēng nán yáng yì mén tíng zi, huái hàn chuān zhū yǒu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
zhāo lái dēng zhì chù, bù shì yàn yáng shí.
朝來登陟處,不似艷陽時。
yì xiàn shū fēng wù, jī huái duō suǒ sī.
異縣殊風物,羈懷多所思。
jiǎn huā jīng suì zǎo, kàn liǔ yà chūn chí.
剪花驚歲早,看柳訝春遲。
wèi yǒu nán fēi yàn, cái shū yù jì shuí.
未有南飛雁,裁書欲寄誰。
“剪花驚歲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