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惜醉流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惜醉流霞”全詩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分類: 唐詩三百首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翻譯及注釋
翻譯
高臥林下正愁著春光將盡,掀開簾幕觀賞景物的光華。忽然遇見傳遞信件的使者,原是赤松子邀我訪問他家。
煉丹的金爐灶剛剛生起火,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開花。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顏,何惜醉飲返老還童的流霞。
注釋
①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這里指梅道士。
②赤松: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這里也指梅道士。
③丹灶:道家煉丹的爐灶。
④仙桃:傳說西王母曾以仙桃贈漢武帝,稱此桃三千年才結果實。
⑤“童顏”兩句:意思是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顏不老,那就不惜一醉。
⑥流霞:仙酒名。李商隱《武夷山詩》:“只得流霞酒一杯。”句中也指醉顏。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創作背景
詩人以隱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駐顏、流霞等術語和運用青鳥、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賦予游仙韻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簡析
詩寫梅道士邀飲過程,抒發隱逸情趣。詩人以隱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駐顏”、“流霞”等仙道術語和運用“青鳥”、“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賦予游仙韻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何惜醉流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rì yàn méi dào shì fáng yàn méi dào shì shān fáng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宴梅道士山房
lín wò chóu chūn jǐn, qiān wéi lǎn wù huá.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
hū féng qīng niǎo shǐ, yāo rù chì sōng jiā.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dān zào chū kāi huǒ, xiān táo zhèng luò huā.
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
tóng yán ruò kě zhù, hé xī zuì liú xiá.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何惜醉流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