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發爭芳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茶花發爭芳菲”全詩
幽林晚徑斷人行,落盡梅花春不管。
山茶花發爭芳菲,翠翎蠟觜相光輝。
煙生錦嶼寒猶戀,雪滿銀塘夜未歸。
疏林落羽紛凌亂,回首青霄各分散。
溪上鴛鴦獨有情,春來冬去長為伴。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四禽圖》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禽圖》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南山深冬日暖,
湖冰無澌湖水滿。
幽林晚徑斷人行,
落盡梅花春不管。
山茶花發爭芳菲,
翠翎蠟觜相光輝。
煙生錦嶼寒猶戀,
雪滿銀塘夜未歸。
疏林落羽紛凌亂,
回首青霄各分散。
溪上鴛鴦獨有情,
春來冬去長為伴。
譯文:
江南山谷深處,冬日暖和,
湖面的冰沒有裂縫,湖水滿溢。
幽深的林中,晚間的小徑中斷了行人的足跡,
梅花凋謝一空,春天無從問津。
山茶花爭相綻放,爭奪美艷之姿,
翠綠的羽毛,紅色的喙嘴相互輝映。
煙霧繚繞在美麗的嶼島上仍然寒冷,
銀裝素裹的池塘在夜晚仍未歸家。
疏散的林木中,羽毛紛飛,凌亂無序,
回首仰望蒼穹,它們各自分散飛翔。
溪水上的鴛鴦鳥有著獨特的情感,
春天來了,冬天離去,它們長久相伴。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南山谷冬日的景色和自然界的生靈,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季節變遷的感嘆。詩中描述了山谷中溫暖的冬日,湖水冰封,山茶花綻放,以及鴛鴦鳥的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力,以及季節循環的無盡韻味。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山谷冬日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刻畫,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詩人運用富有節奏感的押韻和平仄,使詩詞更具韻律感和音樂性。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山深而日暖,湖冰無澌而水滿溢,翠翎與蠟觜的光輝相映成趣。詩人還通過描繪鴛鴦鳥的情感,表達了季節更替中的相伴和依戀之情。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山茶花發爭芳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qín tú
四禽圖
jiāng nán shān shēn dōng rì nuǎn, hú bīng wú sī hú shuǐ mǎn.
江南山深冬日暖,湖冰無澌湖水滿。
yōu lín wǎn jìng duàn rén xíng, luò jǐn méi huā chūn bù guǎn.
幽林晚徑斷人行,落盡梅花春不管。
shān chá huā fā zhēng fāng fēi, cuì líng là zī xiāng guāng huī.
山茶花發爭芳菲,翠翎蠟觜相光輝。
yān shēng jǐn yǔ hán yóu liàn, xuě mǎn yín táng yè wèi guī.
煙生錦嶼寒猶戀,雪滿銀塘夜未歸。
shū lín luò yǔ fēn líng luàn, huí shǒu qīng xiāo gè fēn sǎn.
疏林落羽紛凌亂,回首青霄各分散。
xī shàng yuān yāng dú yǒu qíng, chūn lái dōng qù zhǎng wèi bàn.
溪上鴛鴦獨有情,春來冬去長為伴。
“山茶花發爭芳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