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群木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晚群木秀”全詩
春晚群木秀,間關黃鳥歌。
林棲居士竹,池養右軍鵝。
炎月北窗下,清風期再過。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這首詩歌主要描述了孟浩然給遁隱于南亭園的友人園支遁賦予的虛靜生活和養身之道。他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以及園內居士養竹,軍鵝游池的情景。整首詩以一種淡淡的寧靜和恬逸的氛圍貫穿始終。
中文譯文:
給遠在亭上的園支遁
南亭園中空室寂靜,讓我重拾虛靜生活。
春天晚霞下群木展現秀美,黃鳥間或報以歌唱。
居住林中的居士種滿了竹子,池塘里飼養了一群鵝。
夜晚,我在北窗下望著明亮的月光,迎接清風再次來到。
詩意和賞析: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傳遞了孟浩然追求寧靜、遠離塵世的生活態度。他在詩中描繪了春天的美景,通過描述園中的植物和動物,表現了大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狀態。詩人通過寫景、寄托和對比等手法,展示了一種追求寧靜與恬逸的生活理念。
整首詩以虛靜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園支遁是孟浩然的朋友,他在南亭園中過著虛靜的生活,將返璞歸真的理念融入生活。詩人通過描繪園支遁的生活情景,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方式的羨慕和向往。
詩中的春景細膩而美麗,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通過描述群木秀美和黃鳥的歌唱,詩人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活躍。同時,詩中還描繪了園中的竹子和鵝的養殖情景,將自然與人文相融合,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整首詩以清麗淡雅的語言表達了對寧靜、遠離塵囂的向往,以及對春天美好景色的贊嘆。同時,通過描述園支遁的生活情景,詩人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生活、回歸自然的情感。這種情愫透過詩人的筆觸,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與恬逸的感受。
“春晚群木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ūn tí yuǎn shàng rén nán tíng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
gěi yuán zhī dùn yǐn, xū jì yǎng shēn hé.
給園支遁隱,虛寂養身和。
chūn wǎn qún mù xiù, jiān guān huáng niǎo gē.
春晚群木秀,間關黃鳥歌。
lín qī jū shì zhú, chí yǎng yòu jūn é.
林棲居士竹,池養右軍鵝。
yán yuè běi chuāng xià, qīng fēng qī zài guò.
炎月北窗下,清風期再過。
“春晚群木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