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無懷璧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亮無懷璧罪”全詩
咄咄張子房,身名大自在。
信美齊與梁,幾人飽胔醢。
留邑茲巖疆,亮無懷璧罪。
國仇亦已償,不退當何待!郁郁紫柏山,英風渺千載。
遺蹤今則無,仙者豈無給!朅來瞻廟庭,萬山雪皠皠。
分類:
作者簡介(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留侯廟》曾國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侯廟》是清代曾國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智徇聲榮,達人志江海。
咄咄張子房,身名大自在。
信美齊與梁,幾人飽胔醢。
留邑茲巖疆,亮無懷璧罪。
國仇亦已償,不退當何待!
郁郁紫柏山,英風渺千載。
遺蹤今則無,仙者豈無給!
朅來瞻廟庭,萬山雪皠皠。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留侯廟的景象和留侯的英勇事跡。留侯廟是為了紀念張良(字子房),他是漢代劉邦(字劉恒)的重要謀士,貢獻卓著。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張良的敬仰和景仰之情。詩詞中還涉及到了豐富的歷史背景和思考,包括對于智慧和志向的追求,對國家復興和報仇雪恨的決心,以及對英雄事跡的傳承和崇拜。
賞析:
1. 詩詞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小智與達人、身名與大自在、信美與齊梁等對比,突出了張良的才智、志向和威名。
2. 詩中提到留邑茲巖疆,表達了對張良留下的遺跡的景仰和敬意。
3. 詩詞中反復出現國仇、償還、不退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對于民族仇恨的思考和對于報仇的堅決決心。
4. 詩中運用了郁郁紫柏山和英風渺千載等表達方式,形容了張良的高尚品質和英勇事跡,并表達了對于英雄氣概的贊美。
5. 最后兩句以朅來瞻廟庭,萬山雪皠皠作結,展示了作者對留侯廟的虔誠之情,同時也通過雪皠皠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滄桑。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張良及其事跡的贊美,表達了對于智慧、志向和英勇的崇拜,同時也蘊含了對國家復興和英雄氣概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歷史人物和歷史遺跡的景仰之情。
“亮無懷璧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hóu miào
留侯廟
xiǎo zhì xùn shēng róng, dá rén zhì jiāng hǎi.
小智徇聲榮,達人志江海。
duō duō zhāng zǐ fáng, shēn míng dà zì zài.
咄咄張子房,身名大自在。
xìn měi qí yǔ liáng, jǐ rén bǎo zì hǎi.
信美齊與梁,幾人飽胔醢。
liú yì zī yán jiāng, liàng wú huái bì zuì.
留邑茲巖疆,亮無懷璧罪。
guó chóu yì yǐ cháng, bù tuì dāng hé dài! yù yù zǐ bǎi shān, yīng fēng miǎo qiān zǎi.
國仇亦已償,不退當何待!郁郁紫柏山,英風渺千載。
yí zōng jīn zé wú, xiān zhě qǐ wú gěi! qiè lái zhān miào tíng, wàn shān xuě cuǐ cuǐ.
遺蹤今則無,仙者豈無給!朅來瞻廟庭,萬山雪皠皠。
“亮無懷璧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