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退鹢舟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退鹢舟遲”全詩
浦溆嘗同宿,煙波忽間之。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
明發泛潮海,茫茫何處期。
分類: 寫景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晚停船在牛渚,趁著薛八船來不及。牛渚上星星點點,夜風漸漸停息,只有船停得晚。江邊的浦溆,曾經與我同夜宿,現在煙波忽然相隔了。歌聲已不再聽見,空中空蕩蕩的,我望著船上的燈火,心中產生了疑慮。天亮后駛入潮海,迷茫地不知道將來該去哪里。
譯文:
星羅牛渚夕,風退鹢舟遲。
牛渚的夜晚,星星點點,夜風逐漸停息,只有我停船得晚。
浦溆嘗同宿,煙波忽間之。
曾與我同夜宿的浦溆,煙波忽然分隔開來。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
歌聲已不再聽見,空中空蕩蕩的,我望著船上的燈火,心中產生了疑慮。
明發泛潮海,茫茫何處期。
天亮后駛入潮海,迷茫地不知道將來該去哪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停泊在牛渚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茫然無措的心境。詩人在牛渚停船,感嘆自己與浦溆之間的疏離,也體現出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整首詩詞以景寫情,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通過對夜晚牛渚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寂寞而無措的情感。這首詩詞通過優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到詩人的內心世界,引發了對生活和人生方向的思考。
“風退鹢舟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pō niú zhǔ, chèn xuē bā chuán bù jí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xīng luó niú zhǔ xī, fēng tuì yì zhōu chí.
星羅牛渚夕,風退鹢舟遲。
pǔ xù cháng tóng sù, yān bō hū jiān zhī.
浦溆嘗同宿,煙波忽間之。
bǎng gē kōng lǐ shī, chuán huǒ wàng zhōng yí.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
míng fā fàn cháo hǎi, máng máng hé chǔ qī.
明發泛潮海,茫茫何處期。
“風退鹢舟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