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接李膺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頻接李膺杯”全詩
召南風更闡,丞相閣還開。
覯止欣眉睫,沉淪拔草萊。
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始慰蟬鳴柳,俄看雪間梅。
四時年籥盡,千里客程催。
日下瞻歸翼,沙邊厭曝鰓。
佇聞宣室召,星象列三臺。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荊門上張丞相》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門上張丞相》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唐詩。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共理分荊國,
招賢愧不材。
召南風更闡,
丞相閣還開。
覯止欣眉睫,
沉淪拔草萊。
坐登徐孺榻,
頻接李膺杯。
始慰蟬鳴柳,
俄看雪間梅。
四時年籥盡,
千里客程催。
日下瞻歸翼,
沙邊厭曝鰓。
佇聞宣室召,
星象列三臺。
詩意:
這首詩是孟浩然致辭給張九齡丞相的一首抒發思念之情的詩。孟浩然因事被貶到張掖(荊州),他擔憂自己不能盡力輔佐國家,感到慚愧。他登上徐孺榻,沉思著、暢想著,伴隨著朝堂的瑣事。在他的官職和地位上,他并沒有達到他才能所應該擔負的責任。詩中作者表示對丞相職位的向往,也表達了對士人成就的羨慕。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孟浩然內心的矛盾和思考。詩的前兩句表達了他自己對分治荊州的渴望,但也感到自己才能不足。接著,他用描寫自然景物的方式,展現了他對職位和地位的向往和無奈。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士人事業和官位的思考和羨慕,以及對時光流逝、歲月匆匆的感慨。
整首詩描繪了孟浩然內心的矛盾和思考,表達了他對官職和地位的渴望,以及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有力,使讀者對作者的感受有了更加深入的體驗。這是一首充滿思考和渴望的詩歌,也展現了孟浩然才華橫溢的寫作能力。
“頻接李膺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én shàng zhāng chéng xiàng
荊門上張丞相
gòng lǐ fēn jīng guó, zhāo xián kuì bù cái.
共理分荊國,招賢愧不材。
zhào nán fēng gèng chǎn, chéng xiàng gé hái kāi.
召南風更闡,丞相閣還開。
gòu zhǐ xīn méi jié, chén lún bá cǎo lái.
覯止欣眉睫,沉淪拔草萊。
zuò dēng xú rú tà, pín jiē lǐ yīng bēi.
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shǐ wèi chán míng liǔ, é kàn xuě jiān méi.
始慰蟬鳴柳,俄看雪間梅。
sì shí nián yuè jǐn, qiān lǐ kè chéng cuī.
四時年籥盡,千里客程催。
rì xià zhān guī yì, shā biān yàn pù sāi.
日下瞻歸翼,沙邊厭曝鰓。
zhù wén xuān shì zhào, xīng xiàng liè sān tái.
佇聞宣室召,星象列三臺。
“頻接李膺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