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雨池上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雨池上來”全詩
幽人睡初起,開窗見修竹。
西山帶曾云,隱隱出林木。
境寂塵自空,慮淡趣常足。
獨坐無晤言,流泉下深谷。
分類:
作者簡介(高明)
高明(約1305~約1371) 元代戲曲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業于縣人黃溍時,成古典名劇《琵琶記》。元代戲曲作家。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亦稱東嘉,故后人稱他為高東嘉。他的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他曾從名儒黃□游,黃為官清廉,并以至孝見稱。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明代萬歷刻本《琵琶記》插圖高明青年時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高明為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為神明。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為他立碑。
《宿先公房曉起偶成》高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先公房曉起偶成》是一首元代詩詞,作者是高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曉雨池上來,
微風動寒綠。
幽人睡初起,
開窗見修竹。
西山帶曾云,
隱隱出林木。
境寂塵自空,
慮淡趣常足。
獨坐無晤言,
流泉下深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清晨起床的情景和他所處的幽靜環境。詩人描述了晨雨過后池塘上升起的水霧和微風吹拂下搖曳的寒綠植物。在這個寧靜的時刻,一個隱居的人初次醒來,打開窗戶,看到修竹的美景。遠處的西山籠罩在云霧之中,樹木隱隱約約地顯露出來。這個環境靜謐而空靈,使得作者的心境舒適寧靜,不受塵世的干擾。他的憂慮淡化了,對生活的興趣也常常得到滿足。作者獨自一人坐在那里,沒有人與他交談,只有流泉在深谷中潺潺作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閑適和寧靜。晨雨過后的清新景象和微風拂動的寒綠,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詩人通過描繪幽居者的起床場景和窗外的修竹,表達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西山的云霧和隱約出現的林木,為整個環境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的心境也變得寧靜和空靈。他的憂慮淡化,對生活的興趣得到滿足。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作者獨自一人的寧靜時刻,沒有言語的交流,只有流泉的聲音回蕩在深谷中。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傳達了對寧靜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
“曉雨池上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xiān gōng fáng xiǎo qǐ ǒu chéng
宿先公房曉起偶成
xiǎo yǔ chí shàng lái, wēi fēng dòng hán lǜ.
曉雨池上來,微風動寒綠。
yōu rén shuì chū qǐ, kāi chuāng jiàn xiū zhú.
幽人睡初起,開窗見修竹。
xī shān dài zēng yún, yǐn yǐn chū lín mù.
西山帶曾云,隱隱出林木。
jìng jì chén zì kōng, lǜ dàn qù cháng zú.
境寂塵自空,慮淡趣常足。
dú zuò wú wù yán, liú quán xià shēn gǔ.
獨坐無晤言,流泉下深谷。
“曉雨池上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