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桂論文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叢桂論文舊”全詩
虀鹽朝慣苦,膏火夜無眠。
一第酬初韋,殊勛策步仙。
激昂英氣宇,緩步亦霄躔。
分類:
作者簡介(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號梅野,上饒縣八都黃塘人,自幼聰慧,才思敏捷。早從朱熹門人陳文蔚 學,后師事真德秀。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士,調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劍州。丁母憂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遷將作監。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喪未滿,有詔起復,元杰適輪對,力沮成命,遷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權中書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詞》小傳),傳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謚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諒刊于興化,已佚。清四車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楳埜集》十二卷。事見本集卷首趙汝騰序、卷末徐直諒跋,《宋史》卷四二四有傳。元杰自幼穎悟,讀書過目不忘,為文落筆輒得奇語。師學朱熹。南宋紹定五年進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為官"遠聲色,節情欲","直聲聞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書言事,慷慨陳詞,力主排外患,修內政,保境安民。當時朝政洶洶,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學諸生,伏闕請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審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傳于世。
《挽宜春趙別駕二首》徐元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宜春趙別駕二首》是宋代徐元杰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叢桂論文舊,
辛酸話早年。
虀鹽朝慣苦,
膏火夜無眠。
一第酬初韋,
殊勛策步仙。
激昂英氣宇,
緩步亦霄躔。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徐元杰對趙別駕的挽歌之情。詩中描繪了趙別駕早年的艱辛和憂愁,他辛苦地攀登學術之路,日夜奮斗,為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他的成就卻得不到應有的賞識,這使他感到悲傷和失望。詩人贊美趙別駕的英勇和才華,他的氣概和風采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來,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風度和氣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趙別駕的描述,展現了作者對別駕的贊美和悼念之情。詩中的"叢桂"和"虀鹽"都是古代的珍貴之物,用來象征趙別駕的才華和辛勤努力。"辛酸話早年"表達了別駕在學術道路上所經歷的困苦和磨難。"膏火夜無眠"則描繪了他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辛勤勞動和不眠之夜。
詩人通過"一第酬初韋"來表達自己對趙別駕的贊美。"初韋"指的是別駕在初次參與軍事策略時表現出的非凡才華,而"一第酬"則是詩人對他的回報和贊揚。這樣的描寫展現了別駕在軍事和學術領域中的非凡才華和卓越成就。
詩的最后兩句"激昂英氣宇,緩步亦霄躔"則表達了別駕的雄風和氣度。他不僅在戰場上表現出激昂的英勇氣概,就連平日的步履也仿佛在凌云之間徜徉。這種英氣和氣度使得他成為當時的仙人般的存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趙別駕的贊美和悼念,展現了他的非凡才華和對國家的忠誠。詩人通過描繪別駕的艱辛歷程和卓越成就,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哀思。同時,詩中也展現了別駕非凡的英勇氣概和高尚的氣度,使他成為當時的楷模和仙人般的存在。
“叢桂論文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yí chūn zhào bié jià èr shǒu
挽宜春趙別駕二首
cóng guì lùn wén jiù, xīn suān huà zǎo nián.
叢桂論文舊,辛酸話早年。
jī yán cháo guàn kǔ, gāo huǒ yè wú mián.
虀鹽朝慣苦,膏火夜無眠。
yī dì chóu chū wéi, shū xūn cè bù xiān.
一第酬初韋,殊勛策步仙。
jī áng yīng qì yǔ, huǎn bù yì xiāo chán.
激昂英氣宇,緩步亦霄躔。
“叢桂論文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