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日昏阡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夕日昏阡樹”全詩
鸞輿歸寂寞,鳳質儼生存。
夕日昏阡樹,春風長澗蘩。
祠官如可乞,長奉泰陵園。
分類:
作者簡介(邊貢)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望陵(二首)》邊貢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陵(二首)》是明代邊貢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憶在先朝日,曾沾侍從恩。
回憶往昔先朝的時光,曾經受到過君王的恩寵。
鸞輿歸寂寞,鳳質儼生存。
現在君王已經離去,宮廷顯得冷寂,而貴族們的身份和地位依然存在。
夕日昏阡樹,春風長澗蘩。
夕陽昏暗照耀著陵墓旁的樹木,春風吹拂著長澗的野蔥花。
祠官如可乞,長奉泰陵園。
如果有機會,我愿成為祭祀官,長久侍奉在泰陵的園林里。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邊貢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泰陵的景象的描繪。他回憶起在先朝時期曾經受到君王的恩寵,但如今君王已經不在,宮廷變得冷寂。然而,貴族們的地位和身份依然存在。詩中描繪了夕陽昏暗照耀著陵墓旁的樹木,春風吹拂著長澗的野蔥花,給人以寂寥和凄涼之感。最后,邊貢表達了自己希望成為泰陵的祭祀官,長久地侍奉在泰陵園林的愿望。
賞析:
《望陵(二首)》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明代時期的宮廷和泰陵的景象。詩人通過對過去恩寵和現實寂寥的對比,抒發了自己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夕陽昏暗、春風吹拂的畫面給人以凄涼之感,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最后,邊貢表達了自己對泰陵的崇敬和愿意長久侍奉的心愿,展現了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敬仰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感受表達,展現了明代時期的宮廷光景和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同時,詩人對泰陵景象的描繪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歷史的厚重和深遠。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有對過去的回憶和懷念,又表達了對現實的思考和對傳統的敬仰,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夕日昏阡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líng èr shǒu
望陵(二首)
yì zài xiān cháo rì, céng zhān shì cóng ēn.
憶在先朝日,曾沾侍從恩。
luán yú guī jì mò, fèng zhì yǎn shēng cún.
鸞輿歸寂寞,鳳質儼生存。
xī rì hūn qiān shù, chūn fēng zhǎng jiàn fán.
夕日昏阡樹,春風長澗蘩。
cí guān rú kě qǐ, zhǎng fèng tài líng yuán.
祠官如可乞,長奉泰陵園。
“夕日昏阡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