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逢右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人逢右軍”全詩
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
竹蔽檐前日,雨隨階下云。
周游清蔭遍,吟臥夕陽曛。
江靜棹歌歇,溪深樵語聞。
歸途未忍去,攜手戀清芬。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描寫的是與友人一同在山房中閑逸休息的情景。
詩中描述了作者與朋友在炎炎夏日中借住在支公的山房里,避開了炎熱的陽光。在這里,他們沉浸在書寫翰墨之中,創作出新文。山房前的竹子掩映著屋檐,隨著階梯下的云雨,給人一種寧靜安逸的感覺。作者在山房中游蕩,尋找清涼之處,邊吟邊臥,享受夕陽下的沉思。江水平靜,船歌停止,溪水深深,聽到了樵夫們的談話聲音。盡管要離開這個地方回去了,但是作者仍然舍不得離開,帶著朋友一同離去,心中懷念這清新的芬芳。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與友人一同在山房中度過的寧靜愉悅的時光。描繪了山房的環境,以及朋友間歡愉的氣氛。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自己內心感受的描寫,表達了對清涼和寧靜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給人以清新、閑適的感覺,反映了詩人追求心靈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故人逢右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wáng jiǔ tí jiù shī shān fáng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wǎn qì zhī gōng shì, gù rén féng yòu jūn.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軍。
xuān chuāng bì yán shǔ, hàn mò dòng xīn wén.
軒窗避炎暑,翰墨動新文。
zhú bì yán qián rì, yǔ suí jiē xià yún.
竹蔽檐前日,雨隨階下云。
zhōu yóu qīng yīn biàn, yín wò xī yáng xūn.
周游清蔭遍,吟臥夕陽曛。
jiāng jìng zhào gē xiē, xī shēn qiáo yǔ wén.
江靜棹歌歇,溪深樵語聞。
guī tú wèi rěn qù, xié shǒu liàn qīng fēn.
歸途未忍去,攜手戀清芬。
“故人逢右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