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起開門衣袂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起開門衣袂涼”全詩
籬菊褪黃秋興懶,瓦溝財試一痕霜。
分類:
作者簡介(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秋興》高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興》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高翥。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聲新雁夜已漸長,
黎明時分起來,開門外風涼。
籬邊的菊花漸漸褪黃,
秋天的情緒變得懶散,
屋檐上的瓦溝試探出一絲絲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詩人高翥以細膩的筆觸展示了秋天初至的景象。在夜幕漸長之際,新來的候鳥發出幾聲鳴叫,預示著秋天的到來。黎明時分,詩人起床開門,感受到清涼的秋風。籬邊的菊花開始逐漸褪去鮮艷的顏色,暗示著秋天的降臨。整個季節顯得懶散而沉寂。在屋檐上的瓦溝里,可以看到微弱的霜跡,這是秋天來臨的跡象之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秋天初至的寂靜和涼爽。詩中的雁鳴、清風、褪黃的菊花和屋檐上的霜跡,都是秋天即將到來的象征。整首詩以簡短的文字,傳達出一種淡雅的意境,使讀者仿佛置身于秋日的清晨。
此外,詩中的描寫還體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季節變遷的體驗。通過細膩的描繪,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傳達出對秋天的深情之意。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清新的語言,展示了秋天的美感和獨特的情感氛圍,給人以詩意盎然、意境優美的感受。
“曉起開門衣袂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ìng
秋興
shù shēng xīn yàn yè chū zhǎng, xiǎo qǐ kāi mén yī mèi liáng.
數聲新雁夜初長,曉起開門衣袂涼。
lí jú tuì huáng qiū xìng lǎn, wǎ gōu cái shì yī hén shuāng.
籬菊褪黃秋興懶,瓦溝財試一痕霜。
“曉起開門衣袂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