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禮尊縫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抗禮尊縫掖”全詩
山川祈雨畢,云物喜晴開。
抗禮尊縫掖,臨流揖渡杯。
徒攀朱仲李,誰薦和羹梅。
翰墨緣情制,高深以意裁。
滄洲趣不遠,何必問蓬萊。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諸學士》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韓大使在東齋會見岳上人和其他學士
郡守將虛陳榻,林間邀請楚材。山川祈雨已結束,云物欣然晴開。恭敬地恭候官員,臨著溪水敬飲。只是崇拜朱仲李,誰能薦美食的梅子。文章以情感為根據,高深的意境應用得當。蓬萊雖然不遠離這里,何必還要詢問。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孟浩然寫給韓大使的一首詩,表達了將虛心聆聽并待賓接待的意圖。詩的開頭,郡守將榻子虛陳,表示誠摯歡迎;林間邀請楚材,意思是招待有才華的人。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山川祈雨已經停止,云物欣然晴開的景象,表示這里已經十分繁榮。接著,詩人又表示自己恭敬地等待官員,臨水敬飲。最后,詩人提到崇拜朱仲李,表示歡迎推薦美食的梅子。整首詩意境高深,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待客人的虛心和謙遜。最后一句“滄洲趣不遠,何必問蓬萊”則表明詩人認為自己的地方已經很美了,無需追尋其他詩意雋永的地方。
“抗禮尊縫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dà shǐ dōng zhāi huì yuè shàng rén zhū xué shì
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諸學士
jùn shǒu xū chén tà, lín jiān zhào chǔ cái.
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
shān chuān qí yǔ bì, yún wù xǐ qíng kāi.
山川祈雨畢,云物喜晴開。
kàng lǐ zūn fèng yē, lín liú yī dù bēi.
抗禮尊縫掖,臨流揖渡杯。
tú pān zhū zhòng lǐ, shuí jiàn hé gēng méi.
徒攀朱仲李,誰薦和羹梅。
hàn mò yuán qíng zhì, gāo shēn yǐ yì cái.
翰墨緣情制,高深以意裁。
cāng zhōu qù bù yuǎn, hé bì wèn péng lái.
滄洲趣不遠,何必問蓬萊。
“抗禮尊縫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