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詞雅調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詞雅調新”全詩
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背陜關山險,橫汾鼓吹頻。
草依陽谷變,花待北巖春。
聞有鹓鸞客,清詞雅調新。
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分類:
作者簡介(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李隆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是李隆基(唐玄宗)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雷聲響應了天象的變化,風從南方吹向討好國人。
我們的征程正在途經晉國,車馬漸漸回歸秦地。
我們背負著陜西關山的險阻,橫渡汾河時鼓吹聲綿綿不絕。
草木倚著陽谷發生了變化,鮮花正等待北巖的春天。
聽說有一位琴簫高手來訪,他用清雅的詞調創作了新的作品。
我渴望能找到節奏來回應他的音樂,但我的內心感慨無法陳述。
詩意: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以描述詩人行程中的景色和心情為主題。詩人在旅途中觀察到了自然界的變化,如雷聲和風向的改變,以及各地的景色如陜西關山和汾河。他還聽說有一位有才華的音樂家來訪,他的音樂作品賦予了詩人很大的震撼,但詩人卻很難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緒和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唐代玄宗皇帝的身份寫下,表達了他在旅途中所見所聞的感受。描寫了大自然的景象變幻和人與之間交流的情景。尤其是詩人聽到那位音樂家創作的音樂作品后,感受到了深深的觸動,渴望回應卻無法言語表達這種追求與感慨。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化,以及詩人對音樂的向往與思考,傳達出一種愿意回應自然界和他人的內心渴望的情感。
此外,詩人使用了富有藝術感的形象描寫,如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背陜關山險等,使整首詩詞更具有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力。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述和對音樂的思考,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美的向往和內心的困擾,給人以深入思考和意境上的享受。
“清詞雅調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chū què shǔ gǔ dá zhāng shuō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léi chū yīng gān xiàng, fēng xíng shùn guó rén.
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
chuān tú yóu zài jìn, chē mǎ jiàn guī qín.
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bèi shǎn guān shān xiǎn, héng fén gǔ chuī pín.
背陜關山險,橫汾鼓吹頻。
cǎo yī yáng gǔ biàn, huā dài běi yán chūn.
草依陽谷變,花待北巖春。
wén yǒu yuān luán kè, qīng cí yǎ diào xīn.
聞有鹓鸞客,清詞雅調新。
qiú yīn sī yù bào, xīn jī jìng nán chén.
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清詞雅調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