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人苦奔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榜人苦奔峭”全詩
沸聲常活活,洊勢亦潺潺。
跳沫魚龍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險艱。
放溜情彌愜,登艫目自閑。
暝帆何處宿,遙指落星灣。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下贛石》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贛石》是一首由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江水漩渦激烈的聲音和流動的激情景象,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描述了江水沿著洄流在千峰之間,聲勢浩大且活躍。水中的漩渦如魚龍跳躍,峭壁上的藤蔓上攀爬著猿狖。游客為了登上峭壁而艱難奔波,而作者卻忘卻了危險和艱辛。作者心情愉快地放松自己的情感,順舟而行。暮色降臨時,作者不知道該停船的地方,遙望著星星點綴的灣泊。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贛石有三百里,
沿洄千嶂間。
沸聲常活活,
洊勢亦潺潺。
跳沫魚龍沸,
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
而我忘險艱。
放溜情彌愜,
登艫目自閑。
暝帆何處宿,
遙指落星灣。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水的聲勢和情景,體現出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生動。作者通過描寫江水的激烈聲音和活躍的景象,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
詩詞的賞析:
《下贛石》通過描繪江水的沸騰、聲音活躍和激情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作者通過贊美大自然的壯麗,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領悟。詩中的“洊勢亦潺潺”等詞句,使整首詩產生了流動的感覺,同時也增強了詩中的音樂性。
這首詩詞讓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麗,作者通過描述自然景觀,反映出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方式和深刻的詩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榜人苦奔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gàn shí
下贛石
gàn shí sān bǎi lǐ, yán huí qiān zhàng jiān.
贛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間。
fèi shēng cháng huó huó, jiàn shì yì chán chán.
沸聲常活活,洊勢亦潺潺。
tiào mò yú lóng fèi, chuí téng yuán yòu pān.
跳沫魚龍沸,垂藤猿狖攀。
bǎng rén kǔ bēn qiào, ér wǒ wàng xiǎn jiān.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險艱。
fàng liū qíng mí qiè, dēng lú mù zì xián.
放溜情彌愜,登艫目自閑。
míng fān hé chǔ sù, yáo zhǐ luò xīng wān.
暝帆何處宿,遙指落星灣。
“榜人苦奔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