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逐懷良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逐逐懷良馭”全詩
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
(《省試騏驥長鳴》詩,見《丹陽集》)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句》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
微云淡河漢,
疏雨滴梧桐。
逐逐懷良馭,
蕭蕭顧樂鳴。
中文譯文:
微薄的云朵淺淺地漂浮在寬廣的河流天空之間,
細雨點點滴落在梧桐樹上。
一輛輛車馬徐徐駛來,懷著美好的鄉愁,
凄涼的風響起,回望歡快的鳥鳴。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微云、淡河漢和疏雨滴落在梧桐樹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云淡河漢的描繪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寬廣的胸懷,而滴落在梧桐樹上的細雨則帶給人們一種凄涼和傷感的情緒。而詩中的車馬、鳥鳴,則意味著詩人對家鄉和溫暖的回憶,并以此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眷戀和對幸福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富有意境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世界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展示出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詩中用云、河、雨、樹、車馬和鳥鳴等形象的描寫,富有節奏感和音樂感,使整首詩具有朗朗上口的詩歌韻律,給人一種愉悅的享受。作者孟浩然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眷戀和對幸福的向往,給人以溫暖和感動。
“逐逐懷良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wēi yún dàn hé hàn, shū yǔ dī wú tóng.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
zhú zhú huái liáng yù, xiāo xiāo gù lè míng.
逐逐懷良馭,蕭蕭顧樂鳴。
shěng shì qí jì cháng míng shī,
(《省試騏驥長鳴》詩,
jiàn dān yáng jí
見《丹陽集》)
“逐逐懷良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