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一雨無人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窗一雨無人見”出自宋代汪藻的《即事》,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xī chuāng yī yǔ wú rén jiàn,詩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西窗一雨無人見”全詩
《即事》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分類:
作者簡介(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家。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貫婺源,后移居饒州德興(今屬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韓駒學詩,入太學,喜讀《春秋左氏傳》及《西漢書》。崇寧二年(1103)進士,任婺州(今浙江金華)觀察推官、宣州(今屬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屬安徽)通判等職。徽宗親制“居臣慶會閣詩”,下令群臣獻詩,汪藻一人獨領風騷,與胡伸俱有文名,時稱“江左二寶”。素與王黼不和,提點江州太平觀,終黼之世均不得用。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再遷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紹興元年(1131),除龍圖閣直學士,知湖(今屬浙江),后知撫(今屬江西)、徽(今安徽歙縣)、泉(今屬福建)、宣等州。紹興十三年(1143)罷職居永州(今屬湖南),官至顯謨閣大學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贈端明殿學士。為官清廉,“通顯三十年,無屋廬以居。”《全宋詞》錄其詞4首。
【注釋】:
即事二首是兩首寫夏天景物的詩。第一首寫夏日已深,不從溫度升高方面形容,卻從母燕已經孵出雛燕,而且還能告訴皺燕,夏日已深,雖有綠槐,但井未能布滿中庭使其感到陰涼種種涉想著筆,則物候自見。接下去,又是一轉,不寫夏日,卻寫夏雨,不寫雨后之涼,卻寫無人察覺的芭蕉之長。這一在動中見靜的寫法,也在讀者意料之外。再者,三四兩句,若寫成散文,便是:一雨之后,芭蕉展盡數尺之心,而無人見到。同樣,下一首的三四句則應寫成:鉤簾臥看,百頃風煙之上,有青云載雨飄過。我國古代詩歌,特別是今體律絕,具有嚴格的韻律,當語法與韻律發生矛盾無法統一的時候,詩人一般是還就韻律而不顧語法的。
第二首寫轉晴之后,雨意尚未全消。在一片茫茫水域之上,細則見雙鷺這樣地飛,大則見清彼那樣地漲。而這些景物雖有巨細之殊,卻都是從上向下所見,而由下朝上一看,則在廣闊無際水天相接的空間中,正駛過雨云,可見雨是隨時可以再下的。以臥游之人與載雨之云對照,物態動而人心靜,這也就是俗語所說“心靜自然涼”。再者,今體詩通常以兩個字構成一個音節單位。一句五言詩便由兩個半音節組成,一句七言詩便由三個半音節組成。那半個音節通常放在句尾或五言的第三個字,七言的第五個字。但偶爾也有例外,如此詩的一二句,便要讀作“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清波”,而不能讀成“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還——漲清——波”。這和上首三四句一樣,都有些特殊。讀者應加注意。
即事二首是兩首寫夏天景物的詩。第一首寫夏日已深,不從溫度升高方面形容,卻從母燕已經孵出雛燕,而且還能告訴皺燕,夏日已深,雖有綠槐,但井未能布滿中庭使其感到陰涼種種涉想著筆,則物候自見。接下去,又是一轉,不寫夏日,卻寫夏雨,不寫雨后之涼,卻寫無人察覺的芭蕉之長。這一在動中見靜的寫法,也在讀者意料之外。再者,三四兩句,若寫成散文,便是:一雨之后,芭蕉展盡數尺之心,而無人見到。同樣,下一首的三四句則應寫成:鉤簾臥看,百頃風煙之上,有青云載雨飄過。我國古代詩歌,特別是今體律絕,具有嚴格的韻律,當語法與韻律發生矛盾無法統一的時候,詩人一般是還就韻律而不顧語法的。
第二首寫轉晴之后,雨意尚未全消。在一片茫茫水域之上,細則見雙鷺這樣地飛,大則見清彼那樣地漲。而這些景物雖有巨細之殊,卻都是從上向下所見,而由下朝上一看,則在廣闊無際水天相接的空間中,正駛過雨云,可見雨是隨時可以再下的。以臥游之人與載雨之云對照,物態動而人心靜,這也就是俗語所說“心靜自然涼”。再者,今體詩通常以兩個字構成一個音節單位。一句五言詩便由兩個半音節組成,一句七言詩便由三個半音節組成。那半個音節通常放在句尾或五言的第三個字,七言的第五個字。但偶爾也有例外,如此詩的一二句,便要讀作“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清波”,而不能讀成“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還——漲清——波”。這和上首三四句一樣,都有些特殊。讀者應加注意。
“西窗一雨無人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yàn zǐ jiāng chú yǔ xià shēn, lǜ huái tíng yuàn bù duō yīn.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xī chuāng yī yǔ wú rén jiàn, zhǎn jǐn bā jiāo shù chǐ xīn.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西窗一雨無人見”平仄韻腳
拼音:xī chuāng yī yǔ wú rén jiàn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西窗一雨無人見”的相關詩句
“西窗一雨無人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西窗一雨無人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西窗一雨無人見”出自汪藻的 《即事》,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