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端門漏滴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鼓端門漏滴稀”全詩
繁星曉埭聞雞度,細雨春場射雉歸。
步試金蓮波濺襪,歌翻玉樹涕沾衣。
龍盤王氣終三百,猶得澄瀾對敞扉。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南朝》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朝》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五鼓端門漏滴稀,
夜簽聲斷翠華飛。
繁星曉埭聞雞度,
細雨春場射雉歸。
步試金蓮波濺襪,
歌翻玉樹涕沾衣。
龍盤王氣終三百,
猶得澄瀾對敞扉。
中文譯文:
五鼓敲打著宮門,時鐘滴答聲稀少,
夜幕下,簽聲斷續間,翠華飛舞逐漸消散。
繁星漸漸消失,黎明時分聞到雞鳴,
細雨蒙蒙,春天田野中射擊的獵人歸來。
腳步試著踏上金蓮般的荷葉,波浪濺濕了鞋襪,
歌聲擾動了玉樹,淚水沾濕了衣衫。
封建王朝的氣息終究只能維持三百年,
然而清澈而宏大的景象仍然能夠面對敞開的門戶。
詩意和賞析:
《南朝》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系列景象和情感表達了一種對逝去的時光和王朝興衰的思考。詩中以細膩的筆觸和意象描繪了黎明時分的場景,用細雨、繁星和雞鳴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氛圍。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五鼓敲打宮門和夜幕下斷續的簽聲,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消逝。翠華飛舞的形象則暗示了昔日的繁華和榮耀如今已經逝去。
接下來,詩人以細雨春場和射雉歸來的場景,展現了人們勤勞的身影和平凡的生活。這里的春場可以理解為田野或者鄉村,而射雉歸來則象征著人們的勞動和辛勤。這種平凡而真實的生活場景與開頭所描述的宮廷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顯了不同階層的人們生活的差異。
詩中還出現了步試金蓮、歌翻玉樹的描寫,這些形象意味著詩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于生活不盡如人意的慨嘆。金蓮和玉樹都是象征著高貴和美麗的事物,而波濺襪和涕沾衣則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動蕩和不安。
最后兩句“龍盤王氣終三百,猶得澄瀾對敞扉”,表達了詩人對于封建王朝興衰的思考。王氣是指王朝的統治氣象,龍盤象征著王朝的興起和繁榮,而三百則是個數字的象征,意味著王朝的歷史時限。詩人認為封建王朝的輝煌終究只能持續三百年,然而即使如此,仍然能夠在衰落之時保持一種清澈和宏大的氣象,面對未來敞開大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意象描繪了時光流轉和王朝興衰的主題。通過對不同場景和形象的描繪,詩人展現了不同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詩詞中蘊含了對于逝去時光的思考和對于封建王朝興衰的觸動,給人以深思與共鳴。
“五鼓端門漏滴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cháo
南朝
wǔ gǔ duān mén lòu dī xī, yè qiān shēng duàn cuì huá fēi.
五鼓端門漏滴稀,夜簽聲斷翠華飛。
fán xīng xiǎo dài wén jī dù, xì yǔ chūn chǎng shè zhì guī.
繁星曉埭聞雞度,細雨春場射雉歸。
bù shì jīn lián bō jiàn wà, gē fān yù shù tì zhān yī.
步試金蓮波濺襪,歌翻玉樹涕沾衣。
lóng pán wáng qì zhōng sān bǎi, yóu dé chéng lán duì chǎng fēi.
龍盤王氣終三百,猶得澄瀾對敞扉。
“五鼓端門漏滴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