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樹辨朝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樹辨朝色”全詩
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游。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
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
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分類:
作者簡介(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李隆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
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游。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
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
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中文譯文:
大師的心已超越了世俗的物質,為了修行而駕馭虛幻的船。
不再留戀山水之美,卻來到宮禁中遨游。
探尋玄妙的道理,悟得靜謐更適于秋天。
煙樹辨識晨曦,風湍能聞夜間的流動聲。
在朝堂中靜坐聆聽,追尋勝景于寧靜的幽境。
欲廣泛無為的化身,正因為這樣才能追求更多可能性。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皇帝李隆基所作,送別趙法師的精舍并賦詩。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者趙法師的贊美和送別之情。詩人以精妙的言語描繪了法師追求精神上超脫凡俗的境界,將修行心態與自然景物相融合。詩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表達了法師心境已超越了俗世塵囂,站在追求真理的高度。詩人同時提到法師不戀巖泉賞,而愿意來到宮廷中游歷,蘊含了詩人對法師真心懇切的送別之意。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以凡人難言的思考角度,描繪了法師對于心境與大道的探尋和修行的情景。法師于宮禁中探玄悟道,知曉歲月的無常和宇宙的奧秘;習靜更適于秋天,意味著法師體悟到安靜與自然相互交融的道理。詩人通過景物的描繪,如“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展示了法師對于世間變化的敏感和洞察力。
整首詩意境寧靜深遠,給人以寧靜、超凡的感覺。朝堂之上的喧囂和寧靜的幽境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修行者超越塵世的追求。詩的最后兩句“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行者的祝愿和期望,希望其能夠擁抱無為并以此來追求更廣闊的境界。
綜上所述,這首詩描繪了修行者追求寧靜、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以及詩人對于法師的贊美和祝福。
“煙樹辨朝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zhào fǎ shī bié zào jīng yuàn guò yuàn fù shī
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
zōng shī xīn wù wài, wèi dào yùn xū zhōu.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
bù liàn yán quán shǎng, lái cóng gōng jìn yóu.
不戀巖泉賞,來從宮禁游。
tàn xuán zhī jǐ suì, xí jìng gèng yí qiū.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
yān shù biàn cháo sè, fēng tuān wén yè liú.
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zuò cháo fán tīng lǎn, xún shèng zài qīng yōu.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
yù guǎng wú wéi huà, yīn zī shù kě qiú.
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煙樹辨朝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