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涼采菱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凄涼采菱曲”全詩
燕燕撇波飛,雁雁依云宿。
游子去不歸,凄涼采菱曲。
分類:
作者簡介(姚寬)
姚寬,字令威,號西溪。會稽嵊縣(今浙江省嵊縣)人,宋宣和3年隨父遷居諸暨,其子姚侃、姚僅為諸暨市浬浦鎮陶姚村姚氏遷入祖。宋代杰出的史學家、科學家,著名詞人。
《江南新體》姚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南新體》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姚寬。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江南沒有春和秋,
花草一片紅色再次綠。
燕子飛過波浪,
雁兒停在云間宿。
游子離去不再歸,
凄涼地采菱而唱曲。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江南地區的景色和游子的離別。作者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表達了江南地區的氣候特點和季節變化的缺失。他描述了春天和秋天的缺席,只有一片紅色和綠色的花草在江南綻放。燕子飛過波浪,雁兒停在云間宿,展示了鳥類的自由飛翔和遷徙的景象。而游子的離去則帶來了凄涼的氛圍,他們離開故鄉,不再返回,只能在異鄉的采菱之中表達思鄉之情。
賞析:
《江南新體》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地區特有的景色和情感。詩中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將江南的花草紅綠與游子的凄涼離別相對照,凸顯出離愁別緒。江南地區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而聞名,但在這首詩中,作者強調了江南的缺席春秋,以此突出了游子的離別孤寂之感。
通過描寫燕子飛過波浪、雁兒停在云間宿,作者展示了鳥類的自由飛翔和遷徙的景象,與游子的離別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對比增強了游子離鄉背井的孤獨感,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游子去不歸,凄涼采菱曲”,以簡練的語言傳遞出游子離鄉的無奈和凄涼。游子離去后,只能孤單地在異鄉采菱并唱曲,以此來表達內心的傷感和對故鄉的思念。
總的來說,姚寬的《江南新體》通過對江南景色和游子離別的描繪,展示了江南的自然美和游子的離愁別緒,以簡練而富有情感的語言喚起讀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感慨。
“凄涼采菱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xīn tǐ
江南新體
jiāng nā mó chūn qiū, huā cǎo hóng fù lǜ.
江南無春秋,花草紅復綠。
yàn yàn piē bō fēi, yàn yàn yī yún sù.
燕燕撇波飛,雁雁依云宿。
yóu zǐ qù bù guī, qī liáng cǎi líng qū.
游子去不歸,凄涼采菱曲。
“凄涼采菱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