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傳杯驚老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竹葉傳杯驚老眼”全詩
山瓶何處下青云。
濃香氣味已醺人。
竹葉傳杯驚老眼,松醪題賦倒綸巾。
須防銀字暖朱唇。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浣溪沙》張元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張元干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萼綠華家萼綠春,
山瓶何處下青云。
濃香氣味已醺人,
竹葉傳杯驚老眼。
松醪題賦倒綸巾,
須防銀字暖朱唇。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詩人首先描繪了花家的綠萼和綠色的春天,以及山中瓶子從何處降落到青云之下。接著,詩人通過濃郁的香氣使人陶醉,并通過竹葉傳杯的動作驚動了一個年老的人。最后,詩人提到了松醪(一種用松樹制成的酒)被用來題寫賦文,使得綸巾(絲織品)都倒過來了。詩人提醒人們要小心,不要讓銀字暖和的朱唇(指官員的嘴唇)誤導了人們的判斷。
賞析:
《浣溪沙》以獨特的形象和意象勾勒出春天的景色和氛圍。通過對花家綠萼和綠春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春天場景。山瓶下青云的形象給人以神秘感和超凡脫俗的感覺,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氣息。
詩中運用了濃郁的香氣形容詩人陶醉的情感,使讀者仿佛能夠聞到花香的味道。竹葉傳杯的場景則給人以驚喜和活潑的感覺,以動態的描寫形象化了春天中的喜悅和生機。
詩中的松醪題賦和倒綸巾的描寫則展示了詩人對于藝術和文化的關注。松醪是一種特殊的酒,用它來題寫賦文,體現了詩人對于文學創作的追求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倒綸巾的描寫則以一種夸張的手法強調了詩人對于時代風氣的批評和警示。
最后兩句詩提醒人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權勢和虛偽所迷惑。銀字暖朱唇指的是官員的嘴唇,暗示了權力的腐蝕和虛偽的現象。詩人通過這樣的警示,表達了對于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于真實品格的呼喚。
總的來說,《浣溪沙》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表達,展現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于文學和社會的思考,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和價值觀的思索。
“竹葉傳杯驚老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è lǜ huá jiā è lǜ chūn.
萼綠華家萼綠春。
shān píng hé chǔ xià qīng yún.
山瓶何處下青云。
nóng xiāng qì wèi yǐ xūn rén.
濃香氣味已醺人。
zhú yè chuán bēi jīng lǎo yǎn, sōng láo tí fù dào guān jīn.
竹葉傳杯驚老眼,松醪題賦倒綸巾。
xū fáng yín zì nuǎn zhū chún.
須防銀字暖朱唇。
“竹葉傳杯驚老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