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君如對好江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君如對好江山”全詩
市朝冰炭里,起波瀾。
得君如對好江山。
幽棲約,湖海玉孱顏。
梅月半斕斑。
云根孤鶴唳,淺云灘。
摩挲明秀酒中閑。
浮香底,相對把漁竿。
分類: 小重山
作者簡介(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因家鄉別墅有蕭閑堂,故自號蕭閑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學家。宋宣和末從父守燕山,宋軍敗績隨父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完顏宗弼攻宋,與岳飛等交戰時,蔡松年曾為宗弼“兼總軍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衛國公,卒謚“文簡”。松年雖一生官運亨通,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為矛盾的思想感情。內心深處潛伏著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身寵神已辱”,作品風格雋爽清麗,詞作尤負盛名,與吳激齊名,時稱“吳蔡體”,有文集《明秀集》傳世。
《小重山》蔡松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小重山·東晉風流雪樣寒》是金朝時期蔡松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晉風流雪樣寒。
城市中冰和炭之間,引起了波瀾。
得到君王的支持就像擁有美麗的江山。
幽居的人們約定好,像湖海中的玉一樣纖弱。
梅花在月光下半開半散。
云的根部有孤獨的鶴在呼喚,淺云如灘涂。
輕撫明亮的美酒,心情閑適。
浮動的香氣底下,我與你相對,手握漁竿。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東晉時期的冷寒景象,以及其中的一些情感和意象。作者以雪作為寒冷的象征,表達了城市中冰冷和孤寂的感覺。然而,在這寒冷的環境中,作者通過得到君王的支持和欣賞,感受到了一種溫暖和安慰,就像擁有了美麗的江山一樣。詩中還描繪了幽居者的生活,他們與自然相依相伴,像湖海中的纖弱玉一樣。梅花的半開半散,象征著堅韌與美麗的共存。最后,詩中描繪了作者與另一人相對而坐,共同享受著閑適的時光,把漁竿緊握在手中,展現了一種寧靜和滿足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東晉時期的景色和情感。通過運用冷寒的意象、孤獨與溫暖的對比,以及自然元素的描繪,詩人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凄美、寂寥的氛圍。詩中表達了對君王的忠誠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時光的喜愛。最后兩句描述了作者與另一人相對而坐,共同享受著寧靜的時刻,這種情景使人感受到一種和諧與滿足。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冷寒環境和內心情感的描繪,以及自然元素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君王的支持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東晉時期文人士人的情感體驗和對自然的熱愛,是一首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的佳作。
“得君如對好江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chóng shān
小重山
dōng jìn fēng liú xuě yàng hán.
東晉風流雪樣寒。
shì cháo bīng tàn lǐ, qǐ bō lán.
市朝冰炭里,起波瀾。
dé jūn rú duì hǎo jiāng shān.
得君如對好江山。
yōu qī yuē, hú hǎi yù càn yán.
幽棲約,湖海玉孱顏。
méi yuè bàn lán bān.
梅月半斕斑。
yún gēn gū hè lì, qiǎn yún tān.
云根孤鶴唳,淺云灘。
mā sā míng xiù jiǔ zhōng xián.
摩挲明秀酒中閑。
fú xiāng dǐ, xiāng duì bǎ yú gān.
浮香底,相對把漁竿。
“得君如對好江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