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自頑來應俗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腳自頑來應俗難”全詩
地爐敲火試龍團。
頭從白后彈冠懶,腳自頑來應俗難。
塵世窄,酒杯寬。
百年轉首一槐安。
是非藏谷何時了,隱幾西窗月色
分類: 鷓鴣天
《鷓鴣天》段成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那得茆齋一餉閑》是金朝時期段成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自在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那得茆齋一餉閑。
地爐敲火試龍團。
頭從白后彈冠懶,
腳自頑來應俗難。
塵世窄,酒杯寬。
百年轉首一槐安。
是非藏谷何時了,
隱幾西窗月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并對現實的煩憂和紛擾感到厭倦。首先,詩人提到"茆齋",指的是一個僧人或隱士的居所,代表了寧靜和清凈的環境。詩人渴望能夠擁有這樣一個地方,用以遠離塵囂和煩擾。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在茆齋中的生活場景。"地爐敲火試龍團"意味著詩人在爐火旁邊試驗烹調技藝,"龍團"可能指的是一種食物,也可以象征著豐盛和美味。這些描寫表現了詩人希望能夠過上自在的生活,追求精神和物質上的滿足。
接下來的兩句"頭從白后彈冠懶,腳自頑來應俗難"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繁瑣的不屑和抗拒之情。詩人彈去官帽,不再在世俗中追求功名利祿,而是選擇自在和閑適的生活,這種選擇并不容易,因為世俗的壓力和誘惑不斷困擾著他。
下一句"塵世窄,酒杯寬"強調了詩人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認為現實世界狹窄,限制了人們的自由,而在詩意中,酒杯象征著自在和快樂。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紛繁世事的厭倦,渴望在自由自在的酒宴中尋找片刻的安寧。
最后兩句"百年轉首一槐安,是非藏谷何時了,隱幾西窗月色"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世事紛擾的疑問。"百年轉首一槐安"意味著百年轉瞬即逝,而一顆槐樹卻依然安穩地存在著,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希望能夠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安寧。"是非藏谷何時了"表示詩人對于紛繁的是非之事的期待結束。最后一句"隱幾西窗月色"則表現了詩人希望能夠隱居在西窗之間,享受寧靜月色的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現實與理想、世俗與寧靜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紛擾的厭倦。詩人渴望能夠找到一個茅齋般的地方,遠離塵囂,過上自由閑適的生活。他不再在世俗中追求功名利祿,選擇放下頭上的冠冕,腳踏頑石,面對世俗的困擾和誘惑。詩人認為現實世界狹窄,而他希望能夠在自由的酒宴中找到片刻的安寧。最后,詩人思考人生的短暫和紛繁世事的消退,希望能夠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平靜。他渴望躲避是非之事,隱居在西窗之間,享受寧靜的月色。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于世俗紛擾的厭倦。通過描繪茅齋的清凈環境和自在的生活場景,詩人表達了對于遠離塵囂的渴望。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增強了詩意的表達,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矛盾和對于寧靜自由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對于平靜寧靜的期待。
“腳自頑來應俗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nà de máo zhāi yī xiǎng xián.
那得茆齋一餉閑。
dì lú qiāo huǒ shì lóng tuán.
地爐敲火試龍團。
tóu cóng bái hòu dàn guān lǎn, jiǎo zì wán lái yīng sú nán.
頭從白后彈冠懶,腳自頑來應俗難。
chén shì zhǎi, jiǔ bēi kuān.
塵世窄,酒杯寬。
bǎi nián zhuǎn shǒu yī huái ān.
百年轉首一槐安。
shì fēi cáng gǔ hé shí le, yǐn jǐ xī chuāng yuè sè
是非藏谷何時了,隱幾西窗月色
“腳自頑來應俗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