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怨生離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遙怨生離席”全詩
蕭條飛雨至,散漫輕飚激。
灑幌靜彌多,喧檐暴復息。
清商亂急管,遙怨生離席。
游子恒念鄉,氣凄感時易。
既興《北風》嘆,亦抱《南山》戚。
晨雞不廢度,征雁無寧翼。
向道乖夙期,寸陰違所惜。
詠歌良可興,幽懷坐填積。
分類:
《和趙德隆秋夕雨》傅若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趙德隆秋夕雨》
落景翳重城,
陰凝起初夕。
蕭條飛雨至,
散漫輕飚激。
灑幌靜彌多,
喧檐暴復息。
清商亂急管,
遙怨生離席。
游子恒念鄉,
氣凄感時易。
既興《北風》嘆,
亦抱《南山》戚。
晨雞不廢度,
征雁無寧翼。
向道乖夙期,
寸陰違所惜。
詠歌良可興,
幽懷坐填積。
中文譯文:
秋天的景色昏暗了城市,
陰云密布在初夜開始。
凄涼的風雨到來,
散亂的雨點猛烈地沖擊。
雨水灑在窗簾上靜靜滴落,
屋檐發出喧鬧聲后又平息。
清朗的笛聲和著急促的管樂混亂起來,
遠處傳來離別時的悲傷呼喚。
離鄉的游子常常思念家鄉,
情緒凄涼,感受時光易逝。
既然能喚起對北方風的嘆息,
也能懷抱南方山川的惆悵。
早晨的雞鳴聲不會浪費時間,
遷徙的雁兒沒有安寧的羽翼。
向著目標的道路與早先的期望不符,
短暫的時光與珍惜的事物相背離。
歌唱的詩歌是值得激發的,
幽深的情懷在坐下時積累。
詩意和賞析:
《和趙德隆秋夕雨》是元代傅若金的作品。這首詩以秋夜的雨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城市的陰暗、風雨的凄涼和離別的悲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鄉之情和時光易逝的感嘆。
詩中描繪了城市的景色,用“落景翳重城”來形容景色昏暗,暗示了秋天的陰沉氛圍。接著,詩人描述了風雨的到來,以及雨點猛烈沖擊的情景,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在這樣的背景下,屋檐的喧鬧聲和窗簾上雨水的滴落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示了雨夜的靜謐。
詩中還描寫了音樂的聲音,清朗的笛聲和急促的管樂交織在一起,遠處傳來離別時的悲聲,表達了游子對家鄉的思念和離別的痛苦。
詩人通過描繪雨夜的景色和音樂聲,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自然景觀相結合,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時光易逝的感嘆。詩人思鄉之情深沉而悲涼,對北方風和南方山川的嘆息和惆悵,表達了他對故土的留戀和對離別的痛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中短暫時光和珍惜事物的思考。詩人覺得早晨的雞鳴聲沒有浪費時間,遷徙的雁兒沒有安寧的羽翼,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他認為現實與早先的期望不符,短暫的時光與珍惜的事物相背離,因此對時光的流逝感到惋惜。
最后兩句以“詠歌良可興,幽懷坐填積”作為結尾,表達了詩人對歌唱和詩歌的贊美,認為歌唱的詩歌能夠激發人們的情感,平時幽深的情懷在寫作時得到宣泄和積累。
整首詩通過描寫秋夜的雨景和音樂聲,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離別的痛感,同時也反思了時光的易逝和珍惜事物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對比手法,以及音樂的意象,給人以凄涼而深沉的感觸,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韻味。
“遙怨生離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ào dé lóng qiū xī yǔ
和趙德隆秋夕雨
luò jǐng yì zhòng chéng, yīn níng qǐ chū xī.
落景翳重城,陰凝起初夕。
xiāo tiáo fēi yǔ zhì, sǎn màn qīng biāo jī.
蕭條飛雨至,散漫輕飚激。
sǎ huǎng jìng mí duō, xuān yán bào fù xī.
灑幌靜彌多,喧檐暴復息。
qīng shāng luàn jí guǎn, yáo yuàn shēng lí xí.
清商亂急管,遙怨生離席。
yóu zǐ héng niàn xiāng, qì qī gǎn shí yì.
游子恒念鄉,氣凄感時易。
jì xìng běi fēng tàn, yì bào nán shān qī.
既興《北風》嘆,亦抱《南山》戚。
chén jī bù fèi dù, zhēng yàn wú níng yì.
晨雞不廢度,征雁無寧翼。
xiàng dào guāi sù qī, cùn yīn wéi suǒ xī.
向道乖夙期,寸陰違所惜。
yǒng gē liáng kě xìng, yōu huái zuò tián jī.
詠歌良可興,幽懷坐填積。
“遙怨生離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