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孤鶴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天孤鶴還”全詩
遠水白云度,晴天孤鶴還。
虛亭映苔竹,聊此息躋攀。
坐久日已夕,春鳥聲關關。
分類:
作者簡介(倪瓚)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對酒》倪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酒》是元代詩人倪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題詩在石壁上,拿起酒杯在長滿松樹的地方。
遠處的水流和白云流逝,晴朗的天空中孤獨的鶴回來。
虛亭映照著生滿苔蘚的竹子,讓我在這里放松心情,停下攀登的步伐。
久坐到太陽已經西斜,春天的鳥兒歌聲此起彼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清幽的環境中對酒暢飲的情景。詩人在山林間的石壁上題寫詩句,取出酒杯,坐在長滿松樹的地方。他觀賞著遠處水流和白云的流動,晴朗的天空中一只孤獨的鶴回歸。他坐在虛亭里,虛亭的景色映照著生滿苔蘚的竹子,令他感到寧靜和放松,暫時停止攀登的努力。他久坐到太陽西斜,春天的鳥兒歌聲此起彼伏,暗示著夜晚即將來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世界的喜愛和對閑適、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石壁、松樹、水流、白云、孤鶴、虛亭、竹子等形象,勾勒出一幅寧靜、美麗的山林景象,給人以靜謐、悠然的感受。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享受著獨自品味酒的樂趣,感受著大自然的恩賜,感嘆著生活的美好。
詩中還融入了一些寓意和哲理。詩人通過描繪孤鶴歸來、竹子生滿苔蘚等景象,表達了對孤獨、寧靜的追求和對繁華世界的超脫。虛亭的映照和苔蘚的生長,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心境的映照和內心的寧靜。詩的最后,詩人提到春天的鳥兒歌聲此起彼伏,暗示了夜晚的來臨,以及人生的短暫和時光的流逝。整首詩通過具象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將自然景觀與人的情感、哲思相結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感悟。
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細膩的描寫和哲理的融入,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特點,也體現了倪瓚詩歌創作的風格和主題。
“晴天孤鶴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jiǔ
對酒
tí shī shí bì shàng, bǎ jiǔ cháng sōng jiān.
題詩石壁上,把酒長松間。
yuǎn shuǐ bái yún dù, qíng tiān gū hè hái.
遠水白云度,晴天孤鶴還。
xū tíng yìng tái zhú, liáo cǐ xī jī pān.
虛亭映苔竹,聊此息躋攀。
zuò jiǔ rì yǐ xī, chūn niǎo shēng guān guān.
坐久日已夕,春鳥聲關關。
“晴天孤鶴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