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教月底清歌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教月底清歌去”全詩
錦絳銀甲玉懸*。
春風瓊樹聲逾穩,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斂笑,淺句妝。
何須重覓杜韋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鷓鴣天》張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乍學琵琶已斷腸》是元代作家張翥的一首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乍學琵琶已斷腸。
錦絳銀甲玉懸。
春風瓊樹聲逾穩,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斂笑,淺句妝。
何須重覓杜韋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詩意:
這首詞表達了詩人對琵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詩人剛開始學習彈奏琵琶,卻已經為琵琶音樂所深深打動,感嘆琵琶音樂的美妙。他用錦絳、銀甲、玉懸等形容詞描繪琵琶的珍貴和華麗。詩人進一步描繪了春天的風吹拂瓊樹時發出的聲音,以及秋水中芙蓉花的香氣,將美的景象與琵琶音樂相結合。在詞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她微微地笑著,妝容淡雅,不需要再去尋找杜韋娘(杜麗娘,古代美女的代稱)。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不愿讓月亮聽到他唱的清歌,因為他怕會嚇走飛翔在云端的鳳凰,意味著他害怕美的存在會被打斷。
賞析:
這首詞以琵琶為線索,將琵琶音樂的美妙與自然景色、女子之美相融合,展現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詞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詞的意境生動而豐富。錦絳、銀甲、玉懸等形容詞給人以華麗、珍貴的感覺,描繪出琵琶的高貴和藝術價值。春風拂過瓊樹的聲音和秋水中芙蓉花的香氣,使詞的意境更加豐富多彩。詞的后半部分以描寫美麗女子的形象為中心,通過微笑和淺妝來表達女子的美麗和高雅。詞的最后兩句以月底清歌和行云上鳳的形象來表達詩人內心的畏懼和敬畏之情,使整個詞意味深長。
總的來說,這首詞既表達了詩人對琵琶音樂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又通過自然景色和女子的形象豐富了詞的意境。它展示了元代詞人獨特的藝術審美觀和對美的獨特領悟。
“休教月底清歌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zhà xué pí pá yǐ duàn cháng.
乍學琵琶已斷腸。
jǐn tāo yín jiǎ yù xuán.
錦絳銀甲玉懸*。
chūn fēng qióng shù shēng yú wěn, qiū shuǐ fú róng zì yì xiāng.
春風瓊樹聲逾穩,秋水芙蓉字亦香。
wēi liǎn xiào, qiǎn jù zhuāng.
微斂笑,淺句妝。
hé xū zhòng mì dù wéi niáng.
何須重覓杜韋娘。
xiū jiào yuè dǐ qīng gē qù, pà chèn xíng yún shàng fèng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鳳
“休教月底清歌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