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真吾師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陶令真吾師也”全詩
甚矣吾衰也。
萬物不如歸去也。
陶令真吾師也。
籬邊菊蕊初黃。
為花準備攜觴。
只恐不如人意,風風雨雨重陽。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清平樂》張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先生醉也》是元代詩人張翥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醉了,我深感自己衰老。萬物都不如回歸自然。陶淵明是我真正的導師。籬邊的菊花剛剛泛黃,我準備了酒杯來賞花。只怕無法達到人們的期望,風雨交加的重陽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歸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己陶醉在自然中的狀態,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他將陶淵明視為真正的導師,向其學習歸隱田園、超脫塵囂的生活態度。詩人在籬邊賞菊時,以酒杯抒發自己的心情,但也擔心自己的表現未能滿足他人的期望。最后一句提到的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風雨交加的天氣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憂郁和紛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清靜自然、歸隱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先生”可以指代詩人自己,也可以指代一位學者或文人。通過詩人的陶醉和對陶淵明的推崇,體現了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思想。菊花作為秋天的花卉,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堅貞和高潔,詩人在賞菊之際以酒杯對花,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敬意。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他人評價和期望的擔憂,顯示了內心的不安和矛盾。最后一句中的重陽節,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和憂愁的氛圍,使得詩人的情感更加豐富和深沉。
總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人生和內心的描繪,傳遞了對清靜寧和、回歸本真的追求,同時也流露出對社會壓力和期望的焦慮。它展現了元代文人的思想情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對自然與人生哲學的追求和思考。
“陶令真吾師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xiān shēng zuì yě.
先生醉也。
shén yǐ wú shuāi yě.
甚矣吾衰也。
wàn wù bù rú guī qù yě.
萬物不如歸去也。
táo lìng zhēn wú shī yě.
陶令真吾師也。
lí biān jú ruǐ chū huáng.
籬邊菊蕊初黃。
wèi huā zhǔn bèi xié shāng.
為花準備攜觴。
zhǐ kǒng bù rú rén yì, fēng fēng yǔ yǔ chóng yáng.
只恐不如人意,風風雨雨重陽。
“陶令真吾師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