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愛綠蘿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愛綠蘿閑”全詩
屢迷青嶂合,時愛綠蘿閑。
宴息花林下,高談竹嶼間。
寥寥隔塵事,疑是入雞山。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游景空寺蘭若》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景空寺蘭若》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龍象經行處,山腰度石關。
屢迷青嶂合,時愛綠蘿閑。
宴息花林下,高談竹嶼間。
寥寥隔塵事,疑是入雞山。
詩意:
這首詩以游山觀景的方式,表達了孟浩然在寺廟中追求寧靜、放松的情感。詩中的景色描繪了山腰上的石關、青嶂、綠蘿、花林和竹嶼等,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通過探尋自然景物,詩人希望拋開塵世的瑣碎事務,融入到大自然的環境中去,感受自然的美和寧靜的境界。
賞析:
1. 詩中運用了描繪自然景物的手法,以山腰石關、青嶂、綠蘿、花林、竹嶼等元素,通過具象的描繪營造了一個寧靜的環境。這些景物既是詩人游覽山林時的具體景色,也象征了詩人內心追求的寧靜與自在,給人以安逸和舒緩的感覺。
2. 詩中也蘊含了對塵世瑣碎事務的厭倦,以及追求自由自在、放松心情的愿望。通過隔離塵世事務,融入到自然中的描寫,表達了詩人想拋棄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心態。
3. 最后兩句“寥寥隔塵事,疑是入雞山。”點出了詩人遠離塵囂的愿望,表達了對于紛擾俗務的追求和脫離的渴望。進一步傳遞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林的景色和表現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在自然環境中追求內心寧靜和脫離塵囂的愿望。詩詞所蘊含的意境和情感,使人們也能感受到這份寧靜與自由的美好。
“時愛綠蘿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ǐng kōng sì lán rě
游景空寺蘭若
lóng xiàng jīng xíng chǔ, shān yāo dù shí guān.
龍象經行處,山腰度石關。
lǚ mí qīng zhàng hé, shí ài lǜ luó xián.
屢迷青嶂合,時愛綠蘿閑。
yàn xī huā lín xià, gāo tán zhú yǔ jiān.
宴息花林下,高談竹嶼間。
liáo liáo gé chén shì, yí shì rù jī shān.
寥寥隔塵事,疑是入雞山。
“時愛綠蘿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