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城北秋草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南城北秋草白”全詩
城邊白骨借問誰?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
不惜身為城下土,所恨功成賞別人。
去年賊掠開山縣,黑山血迸單于箭。
萬里黃塵哭震天,城門晝閉無人戰。
今年下令修筑邊,丁夫半死長城前。
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鳴胡鞭。
分類: 出塞
作者簡介(李夢陽)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李夢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是明代李夢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邊塞上一幕悲壯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苦難的深切關注。
中文譯文:
早晨喂馬,晚上送別陳子出塞,
水咸了,草枯了,馬兒卻不肯吃,
行人在長城下痛哭。
城墻邊上的白骨問:誰是今年筑城的人?
只聽說他們離別了親人,
卻不知道是否能夠安然歸來。
他們毫不在乎自己成為城下的土,
只是遺憾功勞最終歸于別人。
去年,敵人掠奪了開山縣,
黑山上的血迸出單于的箭。
萬里黃土的哭聲震動天空,
城門白天緊閉,無人戰斗。
今年,下令修筑邊防,
壯丁們在長城前半死不活。
城南城北的秋草變白,
黃昏時愁云飄蕩,胡人的鞭聲響起。
詩意和賞析: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明代邊塞的艱難和戰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戰爭和人民苦難的關切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馬匹不愿進食、行人痛哭、城墻下的白骨等形象,展現了邊塞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犧牲。詩中的長城象征著國家的邊防和安全,修筑長城的人們為保衛家園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詩中的"陳子"可以理解為一個普通的士兵,他代表了無數在邊塞守衛家園的勇士。他們離別親人,承擔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但是否能夠平安歸來卻無法得知。詩中的"辭家別六親"表達了他們舍棄了家庭和親人的離別之痛,而"九死無還身"則表現出他們對生死的決絕態度。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邊塞的戰亂景象,去年的掠奪和血腥,以及今年修筑邊防的辛苦和犧牲。白天城門緊閉無人戰斗,黃昏時愁云飄蕩,胡人的鞭聲響起,都表現出邊塞的凄涼和邊防的艱難。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形象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邊塞苦難的深刻關切,抒發了對保家衛國的英雄們的敬意,同時也反映了邊塞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痛苦和不幸。它以樸實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調,讓讀者感受到邊塞的艱難和人民的犧牲,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城南城北秋草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yìn mǎ sòng chén zi chū sài
朝飲馬送陳子出塞
cháo yìn mǎ, xī yìn mǎ, shuǐ xián cǎo kū mǎ bù shí, xíng rén tòng kū cháng chéng xià.
朝飲馬,夕飲馬,水咸草枯馬不食,行人痛哭長城下。
chéng biān bái gǔ jiè wèn shuí? yún shì jīn nián zhù chéng zhě.
城邊白骨借問誰?云是今年筑城者。
dàn dào cí jiā bié liù qīn, níng zhī jiǔ sǐ wú hái shēn.
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
bù xī shēn wéi chéng xià tǔ, suǒ hèn gōng chéng shǎng bié rén.
不惜身為城下土,所恨功成賞別人。
qù nián zéi lüè kāi shān xiàn, hēi shān xuè bèng chán yú jiàn.
去年賊掠開山縣,黑山血迸單于箭。
wàn lǐ huáng chén kū zhèn tiān, chéng mén zhòu bì wú rén zhàn.
萬里黃塵哭震天,城門晝閉無人戰。
jīn nián xià lìng xiū zhù biān, dīng fū bàn sǐ cháng chéng qián.
今年下令修筑邊,丁夫半死長城前。
chéng nán chéng běi qiū cǎo bái, chóu yún rì mù míng hú biān.
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鳴胡鞭。
“城南城北秋草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