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不獲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往不獲速”全詩
戢枻候明發,獨寤守空曲。
宵晝有常理,欲往不獲速。
多慮良攪眠,強置復攢觸。
起立萬動寂,湍響應鳴谷。
驚風臨岸激,高月散春木。
絮云吐岑岫,玉繩低以屬。
慨哉復奚道,徘徊至天旭。
分類:
作者簡介(李夢陽)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自南昌往廣信述懷》李夢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南昌往廣信述懷》是明代詩人李夢陽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朝離傍羅浦,東至龍潭宿。
清晨離開羅浦,向東前往龍潭過夜。
戢枻候明發,獨寤守空曲。
攏起槳等待天亮,獨自醒著守候在空曠的水道。
宵晝有常理,欲往不獲速。
白天黑夜按照常理運行,但渴望前行卻感到緩慢。
多慮良攪眠,強置復攢觸。
憂慮紛擾睡眠,勉力使自己鎮定。
起立萬動寂,湍響應鳴谷。
站起身來,周圍萬物靜寂,水流的湍急聲回蕩在山谷中。
驚風臨岸激,高月散春木。
狂風吹拂著岸邊,明亮的月光灑在春天的樹木上。
絮云吐岑岫,玉繩低以屬。
飛舞的云朵吐出山峰,猶如玉繩低垂而懸掛。
慨哉復奚道,徘徊至天旭。
詩人感慨道,我又該怎樣解釋這一切,徘徊在追求上升的旭日之間。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在南昌往廣信的旅途中的感受和情緒。詩人離開南昌,經過羅浦,往東前往龍潭,夜晚獨自守候在空曠的水道上。他感嘆時間的流逝,渴望前行卻感到緩慢,內心充滿了憂慮和紛擾。然而,他也能夠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描繪了風吹岸邊、明亮的月光灑在春天的樹木上的場景。最后,詩人在猶豫和思考中,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追求。
這首詩描繪了旅途中的孤獨與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與詩人內心的感受相結合,表達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的情緒在景物描寫中得到了抒發,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戢枻候明發”、“驚風臨岸激”等,使詩歌更具藝術感和表現力。
“欲往不獲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nán chāng wǎng guǎng xìn shù huái
自南昌往廣信述懷
cháo lí bàng luó pǔ, dōng zhì lóng tán sù.
朝離傍羅浦,東至龍潭宿。
jí yì hòu míng fā, dú wù shǒu kōng qū.
戢枻候明發,獨寤守空曲。
xiāo zhòu yǒu cháng lǐ, yù wǎng bù huò sù.
宵晝有常理,欲往不獲速。
duō lǜ liáng jiǎo mián, qiáng zhì fù zǎn chù.
多慮良攪眠,強置復攢觸。
qǐ lì wàn dòng jì, tuān xiǎng yìng míng gǔ.
起立萬動寂,湍響應鳴谷。
jīng fēng lín àn jī, gāo yuè sàn chūn mù.
驚風臨岸激,高月散春木。
xù yún tǔ cén xiù, yù shéng dī yǐ shǔ.
絮云吐岑岫,玉繩低以屬。
kǎi zāi fù xī dào, pái huái zhì tiān xù.
慨哉復奚道,徘徊至天旭。
“欲往不獲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