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息鳥無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機息鳥無疑”全詩
詎忘經濟日,不憚沍寒時。
洗幘豈獨古,濯纓良在茲。
政成人自理,機息鳥無疑。
云物凝孤嶼,江山辨四維。
晚來風稍急,冬至日行遲。
臘響驚云夢,漁歌激楚辭。
渚宮何處是,川暝欲安之。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師。
詎忘經濟日,不憚沍寒時。
洗幘豈獨古,濯纓良在茲。
政成人自理,機息鳥無疑。
云物凝孤嶼,江山辨四維。
晚來風稍急,冬至日行遲。
臘響驚云夢,漁歌激楚辭。
渚宮何處是,川暝欲安之。
詩詞中文譯文:
陪伴張丞相自松滋航往江東泊渚宮。
放下圍脖離開松滋,登上船讓船家駕船。
怎敢忘記經濟的日子,不憚怕寒冷的時刻。
洗凈頭巾絕不僅僅是古代的追求,濯凈纓繩重在此刻。
治理國家成為個人責任,機械的噪聲中鳥兒從不猶豫。
云霧凝聚在孤島上,江山辨別四方。
夜晚來臨,風微微地變得急促,冬至的日子漸漸變長。
臘月的雷鳴聲驚動夢中的云霧,漁歌激蕩楚辭。
渚宮究竟在哪里,夜幕降臨欲安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孟浩然創作的作品,描述了陪伴張丞相從松滋航往江東泊渚宮的情景。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江湖平靜的景致和季節的轉換,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國家政治和個人責任的思考。
詩人在詩中以放溜下松滋為始,從而打開了詩意的序幕。他登上船只,命令楫師駕駛船只,向張丞相的目的地——江東的渚宮出發。
在描述登船之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經濟日子和寒冷時刻的思考。他不忘記過去的經濟狀況,也不懼怕寒冷的時刻,體現了他對生活困境的堅韌與勇氣。
詩人接著提到洗凈頭巾和濯凈纓繩,表達了對自身修養和追求的思考。他認為洗凈頭巾不僅是古人的行為,而是在任何時刻都需要去追求清潔與美好,濯凈纓繩也一直重要。
詩人用“政成人自理,機息鳥無疑”表達了對國家政治和個人責任的思考。他認為治理國家成為每個人的責任,同時也提到機械噪聲中的鳥兒沒有猶豫,有時候我們需要像鳥兒一樣勇敢行動。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孤島上云霧的凝聚和江山的辨別,以及晚風的急促和冬至的日子漸長,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四季交替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
最后,詩人提到臘月的雷鳴聲驚動夢中的云霧,漁歌激蕩楚辭,以及渚宮的位置不確定,夜幕降臨欲安之,給人一種神秘而安靜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政治和個人責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詩人用細膩的描寫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塑造了一幅美麗而深刻的畫面,引發了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機息鳥無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i zhāng chéng xiàng zì sōng zī jiāng dōng pō zhǔ gōng
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
fàng liū xià sōng zī, dēng zhōu mìng jí sh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師。
jù wàng jīng jì rì, bù dàn hù hán shí.
詎忘經濟日,不憚沍寒時。
xǐ zé qǐ dú gǔ, zhuó yīng liáng zài zī.
洗幘豈獨古,濯纓良在茲。
zhèng chéng rén zì lǐ, jī xī niǎo wú yí.
政成人自理,機息鳥無疑。
yún wù níng gū yǔ, jiāng shān biàn sì wéi.
云物凝孤嶼,江山辨四維。
wǎn lái fēng shāo jí, dōng zhì rì xíng chí.
晚來風稍急,冬至日行遲。
là xiǎng jīng yún mèng, yú gē jī chǔ cí.
臘響驚云夢,漁歌激楚辭。
zhǔ gōng hé chǔ shì, chuān míng yù ān zhī.
渚宮何處是,川暝欲安之。
“機息鳥無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