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綺裁紅妙春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剪綺裁紅妙春色”全詩
剪綺裁紅妙春色,宮梅殿柳識天情。
瑤筐彩燕先呈端,金縷晨雞未學鳴。
圣澤陽和宜宴樂,年年捧日向東城。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崔日用)
崔日用,唐朝大臣,詩人。進士出身,為芮城尉。先是攀附武三思,后附唐玄宗。在誅除太平公主前,玄宗跟崔日用討論,日用說:“太平公主謀逆有期,陛下往在宮府(太子),欲有討捕,猶是子道臣道,須用謀用力。今既光臨大寶,但須下一制,誰敢不從?”并建議“先定北軍”,七月初四,玄宗完全按照崔日用的計劃行事。遂誅太平公主。史稱崔日用“每朝廷有事,轉禍為福,以取富貴”。封齊國公。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崔日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崔日用。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乘著時令迎接春天的氣息,
灞浐的煙霧在傍晚逐漸消散。
剪裁絢麗織錦,襯托出美麗的春色,
宮內的梅花和殿前的垂柳感知到了天地間的情感交融。
瑤琴中的彩燕早已展翅獻舞,
金色繡線的晨雞卻還未學會啼鳴。
帝王的德澤與太陽和諧共處,宴樂宜舉行,
每年都要向東城捧起太陽迎接新年的到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為了慶祝立春而寫的,立春是中國農歷中的重要節氣,表示春天的開始。詩人崔日用以嫻熟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氣氛,表達了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對新年的祝福。
詩中以對春天的迎接為主題,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氣氛,展現了春天帶來的美好變化。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生動的描寫和富有韻律感的語言,將春天的景象展現得栩栩如生。
詩中描述了灞浐的煙霧在傍晚逐漸消散,暗示著冬天的寒冷逐漸褪去,春天即將到來。詩人提到了剪裁絢麗的錦繡和燦爛的春色,表達了春天的美麗和多彩。宮內的梅花和殿前的垂柳,不僅是春天的象征,也能感知到大自然的情感。
詩中出現的瑤琴彩燕和金縷晨雞,是對春天的寓意和象征。瑤琴彩燕預示著春天的美好和活躍,金縷晨雞則象征著黎明的曙光尚未到來,暗示春天的到來仍在等待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帝王的德澤與太陽和諧共處,暗示著帝王的統治和國家的繁榮。每年都要向東城捧起太陽,迎接新年的到來,寓意著祈求明年的豐收和幸福。
“剪綺裁紅妙春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lì chūn yóu yuàn yíng chūn yìng zhì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chéng shí yíng qì zhèng xuán héng, bà chǎn yān fēn xiàng wǎn qīng.
乘時迎氣正璇衡,灞浐煙氛向晚清。
jiǎn qǐ cái hóng miào chūn sè,
剪綺裁紅妙春色,
gōng méi diàn liǔ shí tiān qíng.
宮梅殿柳識天情。
yáo kuāng cǎi yàn xiān chéng duān, jīn lǚ chén jī wèi xué míng.
瑤筐彩燕先呈端,金縷晨雞未學鳴。
shèng zé yáng hé yí yàn lè, nián nián pěng rì xiàng dōng chéng.
圣澤陽和宜宴樂,年年捧日向東城。
“剪綺裁紅妙春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