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好景春風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好景春風妒”全詩
年年好景春風妒,夢里鉛華濕淚痕。
分類:
作者簡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宮詞》王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珪。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燕去燕來間白晝,
花開花落送黃昏。
年年好景春風妒,
夢里鉛華濕淚痕。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宮廷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對詩意和賞析的解讀:
詩的第一句"燕去燕來間白晝"描繪了宮廷中的繁忙景象,燕子在宮廷間飛來飛去,使得白天似乎變得短暫。這句話也有可能暗示著宮廷中權力斗爭的不斷變化。
第二句"花開花落送黃昏"傳遞出一種轉瞬即逝的美好感覺。花朵的盛開和凋謝速度快,就像黃昏的來臨一樣迅速。這種景象可能暗喻人事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
第三句"年年好景春風妒"傳達了作者對美好景色的渴望和珍惜。無論是宮廷中的景色還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光,都讓春風感到妒忌。這句話也許表達了作者對繁華背后虛幻和不可捉摸性的思考。
最后一句"夢里鉛華濕淚痕"揭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宮廷中的華麗和繁榮,對于作者來說只存在于夢中,而現實中只有淚痕和沉重的鉛華。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宮廷生活的一種失望和迷茫。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宮廷景象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對權力斗爭、時光流逝和虛幻幸福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對于宮廷生活的矛盾情感和對人生真實意義的思索。
“年年好景春風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宮詞
yàn qù yàn lái jiān bái zhòu, huā kāi huā luò sòng huáng hūn.
燕去燕來間白晝,花開花落送黃昏。
nián nián hǎo jǐng chūn fēng dù, mèng lǐ qiān huá shī lèi hén.
年年好景春風妒,夢里鉛華濕淚痕。
“年年好景春風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