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賢雖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懷賢雖不見”全詩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高高侵地鏡,皎皎徹天津。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輪輝池上動,桂影隙中新。
懷賢雖不見,忽似暫參辰。
分類:
《臥疴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知友》庾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臥疴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知友》
朝代:唐代
作者:庾抱
秋雨移弦望,疲疴倦苦辛。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高高侵地鏡,皎皎徹天津。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輪輝池上動,桂影隙中新。
懷賢雖不見,忽似暫參辰。
中文譯文:
秋雨移動琴弦,我望著,疲疴使我疲倦艱辛。
突然對著荊山的寶石,它照耀著我吟唱的心靈。
高高地侵入地面的鏡子,明亮地穿透天空的渡口。
色彩美麗的珍寶匣子,照耀著洛川的神靈。
車輪的輝光在池塘上閃動,桂樹的影子在窗戶的縫隙中嶄新。
雖然無法親眼見到懷念的賢人,卻突然感到仿佛暫時參與了他的行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庾抱的作品,描繪了一個疲倦病苦的人在秋夜中的心境變化。
詩的開頭表達了主人公因疾病而疲倦、辛苦的狀態,秋雨的降臨使得琴弦也隨之移動,或許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震動和感嘆。
接下來,詩人突然看到了荊山上的寶石,它照耀著那位吟唱者(可能是詩人自己),給予了他一種啟示或者靈感。這里的寶石可以被視為一種象征,代表著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的照耀使得吟唱者感到欣喜。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鏡子、珍寶匣子、池塘和桂樹的影子等意象,表現了一種閃爍、明亮的景象。這些景象可以被視為吟唱者內心世界的變化和復蘇,帶來了一種新的活力和希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懷念的賢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無法親眼見到他,但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詩人感到仿佛與他有了暫時的交流和共鳴。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方式,表達了主人公從疲倦辛苦到心靈的觸動和激蕩,以及對于賢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詩人將主人公的內心感受和情感變化巧妙地表達出來,展示了唐代詩歌的典型特點和韻味。
“懷賢雖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ò kē xǐ jì, kāi fēi wàng yuè, jiǎn gōng nèi zhī yǒu
臥疴喜霽,開扉望月,簡宮內知友
qiū yǔ yí xián wàng, pí kē juàn kǔ xīn.
秋雨移弦望,疲疴倦苦辛。
hū duì jīng shān bì, wěi zhào yuè yín rén.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gāo gāo qīn dì jìng, jiǎo jiǎo chè tiān jīn.
高高侵地鏡,皎皎徹天津。
sè lì bān jī qiè, guāng rùn luò chuān shén.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lún huī chí shàng dòng, guì yǐng xì zhōng xīn.
輪輝池上動,桂影隙中新。
huái xián suī bú jiàn, hū shì zàn cān chén.
懷賢雖不見,忽似暫參辰。
“懷賢雖不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