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明絳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花明絳節”全詩
寒花明絳節,孤月映摩尼。
縹渺浮虛廊,蒼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漢臣歸。
分類:
《蔣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陳嘉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陳嘉言創作的《蔣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問俗驅王事,齋宮耐可期。
寒花明絳節,孤月映摩尼。
縹渺浮虛廊,蒼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漢臣歸。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蔣洋道中望著太姥山時的心情。作者表達了對世俗繁瑣事物的疑問和厭倦,希望能夠遠離塵囂。他期待著在齋宮(指寺廟)中得到寧靜和平和的生活。寒花明亮地開放著,象征著節日的喜慶;孤月獨自照耀著,映射著寶石般的光輝。整個景象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虛幻而神秘。作者希望能夠與太姥山相接,寄托了對歸隱山林生活的向往。
賞析:
陳嘉言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對世俗的疑問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他將寒花和孤月作為象征,通過對它們的描繪,表達了對紛繁世事的厭倦和對寧靜境界的追求。詩中出現的齋宮和太姥山都是寺廟的意象,寺廟在古代文人心目中被視為可以遠離塵囂的凈土,代表著心靈的寧靜和安寧。作者希望能夠在齋宮中獲得寧靜,與太姥山相接,實現內心的歸隱之志。
整首詩以明快簡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俗世的追問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寒花、孤月以及夕陽映襯下的景觀,詩人創造了一種虛幻而神秘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對于遠離紛擾、追求心靈平靜的渴望。整首詩意境高遠,引人遐想,展示了唐代文人對于歸隱山林、追求心靈自由的共同情感。
“寒花明絳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g yáng dào zhōng wàng tài lǎo shān sì shǒu
蔣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
wèn sú qū wáng shì, zhāi gōng nài kě qī.
問俗驅王事,齋宮耐可期。
hán huā míng jiàng jié, gū yuè yìng mó ní.
寒花明絳節,孤月映摩尼。
piǎo miǎo fú xū láng, cāng máng nòng wǎn xī.
縹渺浮虛廊,蒼茫弄晚曦。
sān shān rú kě jiē, mò qiǎn hàn chén guī.
三山如可接,莫遣漢臣歸。
“寒花明絳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