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踏錢塘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年不踏錢塘路”全詩
并刀誰剪秋半簾,夕陽正在西陵樹。
對之便欲發浩歌,西風蕭蕭水增波。
胥濤已入亂山去,木落臺空幽思多。
分類:
《題江南秋晚圖》王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江南秋晚圖》是明代詩人王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年不踏錢塘路,
江上晴煙渺輕素。
并刀誰剪秋半簾,
夕陽正在西陵樹。
對之便欲發浩歌,
西風蕭蕭水增波。
胥濤已入亂山去,
木落臺空幽思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江南景色。詩人很久沒有走過錢塘江邊的路了,現在他站在江上,看著晴朗的天空和輕柔的煙霧。他注意到一半的秋簾仿佛是被什么人用并刀剪開的,夕陽正落在西陵的樹上。面對這美景,他產生了發出浩歌的沖動,而西風呼嘯,水波也隨之增加。然而,他的朋友胥濤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進入了亂山之中,而江邊的木臺空空蕩蕩,讓他心生幽思。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江南秋晚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十年未曾走過錢塘江邊的路,這種時間的流逝帶來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變化的感慨。詩中的江上晴煙渺輕素,描繪了秋天江南的寧靜和柔美,而被并刀剪開的秋簾則暗示了時間和離別的傷感。
詩中的夕陽正在西陵樹上落下,象征著一天的結束和時光的流轉。詩人在面對這美景時,產生了發出浩歌的沖動,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激情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而西風的呼嘯和水波的增加,增添了詩中的動感和生氣。
然而,詩人的朋友胥濤已經離開了這個地方,進入了亂山之中,這種離別和孤獨讓詩人產生了幽思之情。木落臺空的描寫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空虛和思念之情。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表達了對時光流逝、離別和思念的深切感受。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江南秋晚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展現了明代詩人王景獨特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
“十年不踏錢塘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āng nán qiū wǎn tú
題江南秋晚圖
shí nián bù tà qián táng lù, jiāng shàng qíng yān miǎo qīng sù.
十年不踏錢塘路,江上晴煙渺輕素。
bìng dāo shuí jiǎn qiū bàn lián, xī yáng zhèng zài xī líng shù.
并刀誰剪秋半簾,夕陽正在西陵樹。
duì zhī biàn yù fā hào gē, xī fēng xiāo xiāo shuǐ zēng bō.
對之便欲發浩歌,西風蕭蕭水增波。
xū tāo yǐ rù luàn shān qù, mù luò tái kōng yōu sī duō.
胥濤已入亂山去,木落臺空幽思多。
“十年不踏錢塘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