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鳥爭唼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魚鳥爭唼喋”全詩
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
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分類:
作者簡介(鄭愔)
鄭愔(?- 710)唐詩人。字文靖,河北滄縣(屬滄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
《采蓮曲》鄭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蓮曲》是唐代詩人鄭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采蓮的場景,通過細膩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恬靜。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錦楫沙棠艦,羅帶石榴裙。
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
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詩中的錦楫和沙棠艦是指裝飾華麗、精美的船只,羅帶和石榴裙則是形容船上人的服飾,展現了采蓮者的高雅和優美。
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這兩句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景色,綠潭中盛開的荷花和江面上的夕陽相映成趣,給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感覺。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這兩句描繪了采蓮的過程中,魚兒和鳥兒在水中嬉戲爭鳴,花兒和葉子的香氣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表現了大自然的活力與生機。
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最后兩句表達了采蓮者的心境,他們沉浸在芳洲的美景中,不知不覺間夕陽西下,從各個方向傳來菱歌的歌聲,使人感到愉悅和寧靜。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恬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這首詩充滿了濃郁的田園風情,是中國古代詩歌中一首優美而典雅的佳作。
“魚鳥爭唼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lián qū
采蓮曲
jǐn jí shā táng jiàn, luó dài shí liú qún.
錦楫沙棠艦,羅帶石榴裙。
lǜ tán cǎi hé jì, qīng jiāng rì shāo xūn.
綠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yú niǎo zhēng shà zhá, huā yè xiāng fēn yūn.
魚鳥爭唼喋,花葉相芬氳。
bù jué fāng zhōu mù, líng gē chǔ chù wén.
不覺芳洲暮,菱歌處處聞。
“魚鳥爭唼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