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搖虛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水搖虛閣”全詩
輕煙隱孤嶼,綠水搖虛閣。
人閑山鳥靜,風馀岸花落。
稚子晚盪歸,扁舟自飄泊。
分類:
作者簡介(葉清臣)

葉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長洲人(今蘇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歷任光祿寺丞、集賢校理,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權三司使。知永興軍時,修復三白渠,溉田六千頃,實績顯著,后人稱頌。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東池詩》葉清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池詩》是宋代詩人葉清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園林的白晝即將結束,我憶起在東池邊品酒的時光。
輕煙蔽掩著獨立的小島,綠水搖曳著虛閣。
人靜謐地休閑,山中的鳥兒安靜無聲,微風中岸邊的花兒飄落。
年幼的孩子在傍晚時分歸來,小舟隨波漂流。
詩意:
《東池詩》通過描繪東池園林的景色和場景,表達了詩人在這個美麗的環境中的情感和思考。詩中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對時光的回憶以及對生活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展現了東池園林的美麗和恬靜。詩人通過描繪輕煙蔽掩的孤島、綠水搖曳的虛閣,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的環境中。山中的鳥兒靜靜無聲,微風中花瓣飄落,營造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氛圍。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回憶起自己曾在這里品酒的美好時光,也思考著人生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
詩中還出現了扁舟自飄泊的描寫,這象征著詩人在生活中的漂泊和追尋。最后一句描述了年幼的孩子在傍晚時分歸來,小舟隨波漂流,給人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時光和人生的感悟。
《東池詩》以其淡雅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葉清臣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一種寧靜、悠遠的美感。這首詩抓住了人們對自然和生活的向往,給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間。
“綠水搖虛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chí shī
東池詩
yuán lín rì jiāng mù, miǎn huái chí shàng zhuó.
園林日將暮,緬懷池上酌。
qīng yān yǐn gū yǔ, lǜ shuǐ yáo xū gé.
輕煙隱孤嶼,綠水搖虛閣。
rén xián shān niǎo jìng, fēng yú àn huā luò.
人閑山鳥靜,風馀岸花落。
zhì zǐ wǎn dàng guī, piān zhōu zì piāo bó.
稚子晚盪歸,扁舟自飄泊。
“綠水搖虛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