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居常帶霧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色居常帶霧昏”全詩
海聲不為無風靜,山色居常帶霧昏。
問俗即今防愒日,來時撫事錯銷魂。
浮生寄寓君恩重,未覺天涯異故園。
分類:
《即事》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
江漾晨光入縣門,
樓斜晚影到漁村。
海聲不為無風靜,
山色居常帶霧昏。
問俗即今防愒日,
來時撫事錯銷魂。
浮生寄寓君恩重,
未覺天涯異故園。
中文譯文:
晨光灑在江面上,
照進縣城的大門。
夕陽斜斜映在漁村,
晚影隨著樓閣而延伸。
海浪聲此刻并非無風平靜,
山色常常帶著霧氣昏暗。
尋問世俗如今如何防備著一日的愁憂,
來時沉浸于瑣事之中,錯失了銷魂的美好。
人世間的寄托全仰賴著君恩的厚愛,
尚未意識到天涯海角與故園的異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陳造的作品,通過描繪江面的晨光和縣城的大門,以及晚上夕陽斜照下的漁村和樓閣的影子,展現了一幅自然景色的圖景。詩中提到海浪聲和山色,分別表達了海和山的特點。海浪聲不因無風而平靜,提示了世間的變幻無常;山色常常被霧氣所籠罩,暗示了人事的迷離和不可預測性。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表達了對現世的疑惑和困惑。他提問世俗的行為是否能夠抵御愁苦和憂慮,并反思自己在瑣事中迷失了心靈的美好。這部分內容揭示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迷茫和對內心追求的反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寄托在君恩之下的浮生的感激,但他仍未察覺到天涯海角的異境與故園的差異。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異鄉生活的不適和對故土的鄉愁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傳達了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觀察和思考,表達了對世俗困擾的追問和對君恩的感激,并在最后點出了對故園的思念。
“山色居常帶霧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jiāng yàng chén guāng rù xiàn mén, lóu xié wǎn yǐng dào yú cūn.
江漾晨光入縣門,樓斜晚影到漁村。
hǎi shēng bù wéi wú fēng jìng, shān sè jū cháng dài wù hūn.
海聲不為無風靜,山色居常帶霧昏。
wèn sú jí jīn fáng kài rì, lái shí fǔ shì cuò xiāo hún.
問俗即今防愒日,來時撫事錯銷魂。
fú shēng jì yù jūn ēn zhòng, wèi jué tiān yá yì gù yuán.
浮生寄寓君恩重,未覺天涯異故園。
“山色居常帶霧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