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時燈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帶時燈下”全詩
折時雪里,帶時燈下,香面訝爭光。
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
玳筵賞處,玉纖整後,猶勝嶺頭香。
分類: 少年游
作者簡介(李甲)
李甲,字景元,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畫翎毛,兼工寫竹。見《畫繼》卷三、《畫史會要》卷二。《宋詩紀事補遺》中曾記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間曾任武康縣令;詞存九首,見《樂府雅詞》卷下。
《少年游》李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少年游·江國陸郎封寄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甲。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江國陸郎”指的是江國的陸郎(指陸游,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詩詞描述了陸游在被封官之后的情景,他獨自一人居住在官邸中,周圍環繞著美麗的花草。他在雪天折花,燈下帶花,他的面容比花更加耀眼。如今他不再畏懼吹奏羌管的威脅,他任由嚴寒的霜雪更加繁盛。他在宴席上賞花,整理著花的玉纖,這些景象甚至勝過了山嶺上的花香。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在官位封賞之后的自豪和自在。他獨自一人生活在官邸中,享受著花草的美麗,展示著自己的才華和魅力。他不再害怕外界的困擾和威脅,勇敢地面對冷酷的現實。他在宴席上欣賞著花的美麗,整理著花的玉纖,展現出他對美的追求和品味。
整首詩詞以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花的美麗和陸游的自在來表達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贊美。花象征著美麗和生命的短暫,而陸游則展現了一種豁達和灑脫的態度。詩詞運用了雪、燈、香面、羌管等意象來烘托氛圍,以及玳筵、玉纖等物品來突出宴會場景的奢華和美麗。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李甲對自然美和人生態度的贊美和追求。
“帶時燈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少年游
jiāng guó lù láng fēng jì hòu, dú zì guān qún fāng.
江國陸郎封寄後,獨自冠群芳。
zhé shí xuě lǐ, dài shí dēng xià, xiāng miàn yà zhēng guāng.
折時雪里,帶時燈下,香面訝爭光。
ér jīn bù pà chuī qiāng guǎn, yī rèn gèng fán shuāng.
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
dài yán shǎng chù, yù xiān zhěng hòu, yóu shèng lǐng tóu xiāng.
玳筵賞處,玉纖整後,猶勝嶺頭香。
“帶時燈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