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利名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是利名人”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陳瓘)
陳瓘(1057-1124年),字瑩中,號了齋,沙縣城西勸忠坊人。宋元豐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書記。 歷任禮部貢院檢點官、越州、溫州通判、左司諫等職。 陳瓘為人謙和,不爭財物,閑居矜莊自持,不茍言談,通《易經》。《宋史》稱其諫疏似陸贄,剛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韓愈。與陳師錫被稱“二陳”,同斥蔡京、蔡卞、章敦、安敦等。雖為之忌恨,然其人品無不為之折服。因之坎坷,遭遇尤慘。四十二年間,調任凡二十三次,經八省歷十九州縣。欽宗即位,平反昭雪。其精神與岳飛、文天祥同輝,共祀于南通文廟、狼山準提庵及如皋定慧寺等處。陳瓘于書法,造詣亦頗深。真跡傳世唯《仲冬嚴寒帖》。李綱曰:“了翁書法,不循古人格轍,自有一種風味。觀其書,可以知氣節之勁也。”鄧肅曰:“開卷凜然,銅筋鐵骨,洗空千古,側眉之態,蓋魯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儀曰:“精勁蕭散,有《蘭亭》典型”。由是觀之,其書法出神入化,可謂高妙矣。
《失調名》陳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失調名》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陳瓘。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
吳檣越櫓,都是利名人。
江湖水面上,草木蒼蒼春。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景象,描繪了吳地的船檣和越人的船槳,它們都是一些追求名利的人所使用的工具。江湖的水面上,綠草蔥蘢,春天的氣息彌漫其中。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是表達了陳瓘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吳檣和越櫓都是用來航行的工具,作者將它們比喻為追逐名利的人,暗喻那些為了名聲和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江湖水面上的草木蒼蒼春意盎然,與這些追求名利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這種對比,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社會價值觀的思考,暗示了追求名利的人可能會失去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首先,詩人通過吳檣和越櫓這兩個形象,成功地將追求名利的人與自然景觀相聯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詩詞的主題。其次,詩詞運用了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使讀者很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詩人的觀察和感悟。最后,詩詞中的草木蒼蒼春的描繪,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與追求名利的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引發讀者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吳檣和越櫓的描繪,以及與江湖水面上的草木蒼蒼春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追逐名利的人和社會價值觀的思考,同時給人以美好和寧靜的感受。
“都是利名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tiáo míng
失調名
wú qiáng yuè lǔ, dōu shì lì míng rén.
吳檣越櫓,都是利名人。
“都是利名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