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空木葉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空木葉秋”全詩
魂歸傷委蛻,壑迥失虛舟。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葉秋。
可堪頻悵望,松梓繄新丘。
分類:
作者簡介(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李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是宋代李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滄海夢悠悠,
關河壯氣收。
魂歸傷委蛻,
壑迥失虛舟。
月暗菰蒲夜,
山空木葉秋。
可堪頻悵望,
松梓繄新丘。
譯文:
廣闊的海洋,夢中漂泊無定,
雄偉的關河已漸漸平息。
靈魂歸來,傷感附著在心上,
深深的谷壑中,虛舟已經失落。
月色黯淡,菰蒲草遮掩了夜晚,
山中空蕩蕩,樹葉漸漸凋零。
頻繁而沉重的憂愁望眼欲穿,
向著松樹和梓木的新丘前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李廌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詩人以廣闊的滄海和雄偉的關河來比喻人生的旅途,夢中漂泊無定,而壯志豪情逐漸消散。詩人的靈魂歸來,卻感到傷感和疲憊,如同在深深的谷壑中,他的虛舟已經失落,失去了前行的動力。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月色黯淡,菰蒲草遮掩了夜晚的光芒,山中空蕩蕩,樹葉逐漸凋零,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頻繁地望眼欲穿,深感憂愁之重。然而,他仍然希望能夠在松樹和梓木的新丘上找到新的希望和動力,繼續前行。
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憂愁,同時也透露出對生命的堅持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與讀者共鳴,引發人們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山空木葉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lù zhū qīng wǎn cí shí shǒu
光祿朱卿挽詞十首
cāng hǎi mèng yōu yōu, guān hé zhuàng qì shōu.
滄海夢悠悠,關河壯氣收。
hún guī shāng wěi tuì, hè jiǒng shī xū zhōu.
魂歸傷委蛻,壑迥失虛舟。
yuè àn gū pú yè, shān kōng mù yè qiū.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葉秋。
kě kān pín chàng wàng, sōng zǐ yī xīn qiū.
可堪頻悵望,松梓繄新丘。
“山空木葉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