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了隉非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了了了隉非了”全詩
要識此翁端的,試看筆下形儀。
分類:
作者簡介(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里后于周線巷住處辟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范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謚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陳瑩中畫像贊》鄒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陳瑩中畫像贊》是宋代鄒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進行的中文譯文、詩意解析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了了了隉非了,
非非非處何非。
要識此翁端的,
試看筆下形儀。
詩意解析:
這首詩詞的意境頗為隱晦,表達了作者對陳瑩中畫像的贊美和欽佩。詩中運用了一種倒裝和反復疑問的修辭手法,使得詩句更加引人深思。
賞析:
詩的開頭是“了了了隉非了”,這句話倒裝并精煉了表達,意味著對陳瑩中畫像的了解已經達到了極致,不再有任何遺憾或疑問。接著是“非非非處何非”,這句話通過反復疑問,表達了作者對陳瑩中畫像的贊嘆。作者認為在這幅畫像中,無論畫面的哪個地方,都沒有一絲一毫的不好,一切都是非常出色的。
接下來的兩句“要識此翁端的,試看筆下形儀”,是作者對觀賞者的建議和試探。作者認為如果想要真正理解這位翁端(陳瑩中)的風度和魅力,就應該仔細觀察他筆下的形象和儀態。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隱晦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陳瑩中畫像的贊美之情。作者通過倒裝、反復疑問等修辭手法,使得詩句充滿了神秘和詩意的張力,給人以思考和聯想的空間。這首詩詞雖然篇幅短小,但通過精煉的語言,刻畫了作者對陳瑩中畫像的贊美和敬仰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藝術追求和審美觀念。
“了了了隉非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yíng zhōng huà xiàng zàn
陳瑩中畫像贊
liǎo liǎo le niè fēi le, fēi fēi fēi chù hé fēi.
了了了隉非了,非非非處何非。
yào shí cǐ wēng duān dì, shì kàn bǐ xià xíng yí.
要識此翁端的,試看筆下形儀。
“了了了隉非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