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游宜數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勝游宜數數”全詩
勝游宜數數,老境已垂開。
山好無時見,云閒逐處隨。
誅茅或未可,細路有人知。
分類:
作者簡介(馮時行)
馮時行(1100—1163)宋代狀元。字當可,號縉云,祖籍浙江諸暨(諸暨紫巖鄉祝家塢人),出生地見下籍貫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狀元,歷官奉節尉、江原縣丞、左朝奉議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貶,于重慶結廬授課,坐廢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縉云文集》43卷,《易倫》2卷。
《游峨眉十一首》馮時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峨眉十一首》是宋代詩人馮時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薄宦非初志,幽棲有宿期。
勝游宜數數,老境已垂開。
山好無時見,云閒逐處隨。
誅茅或未可,細路有人知。
譯文:
身世微薄非初心,隱居幽谷有早定之期。
勝地游覽宜頻數,老年境遇已逐漸衰退。
峨眉山美好卻不常見,自由自在的云一路相隨。
消除俗務或許尚需時日,但遇到心靈有知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馮時行的隱居情懷和對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他在宦海中歷經種種苦難和挫折,心中一直懷有隱居的初衷。他希望能頻繁地游覽勝地,但年老的境遇卻已開始衰退。峨眉山雖然美麗,但很少有機會親眼目睹,只能隨著自由自在的云朵漫游。作者認為擺脫塵世的瑣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他相信在這個細微的道路上會遇到知己。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隱居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憧憬。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薄宦與幽棲、勝游與老境進行對照,突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年老境遇的反思。峨眉山和自由自在的云則象征了自然的美好和自由自在的心境。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擺脫塵世束縛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知己的期待。
這首詩詞簡潔明快,用字質樸,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通過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得詩意更具深度和廣度。整首詩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心境,喚起人們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勝游宜數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é méi shí yī shǒu
游峨眉十一首
báo huàn fēi chū zhì, yōu qī yǒu sù qī.
薄宦非初志,幽棲有宿期。
shèng yóu yí shǔ shù, lǎo jìng yǐ chuí kāi.
勝游宜數數,老境已垂開。
shān hǎo wú shí jiàn, yún xián zhú chù suí.
山好無時見,云閒逐處隨。
zhū máo huò wèi kě, xì lù yǒu rén zhī.
誅茅或未可,細路有人知。
“勝游宜數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