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總是十分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田疇總是十分苗”全詩
不問神祠賽簫鼓,君臣有道四時調。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老農十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老農十首》是宋代曾協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田地總是一片綠,到處都是人們的喜悅。
不問神祠的競賽簫鼓,君臣和諧,四季有序調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豐收的喜悅。作者通過描繪農田的綠色和人們的歡樂,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美和對和諧社會的向往。詩人強調了君臣之間的和睦關系和四季的調和,暗示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
賞析:
1. 農田的綠色:詩中的"田疇總是十分苗"表達了農田茂盛的景象,綠色象征著豐收和生機,展現了農民辛勤勞動的成果。
2. 人們的喜悅:詩中的"處處逢人意氣驕"描繪了人們的喜悅之情,農民們在收獲季節時感到歡欣鼓舞,這種喜悅傳達了作者對農民的贊美和祝福。
3. 不問神祠的競賽簫鼓:這句表達了一種寧靜的狀態,農民們專注于自己的勞作,不受世俗的浮華和競爭的干擾,體現了他們樸素而純粹的生活態度。
4. 君臣和諧,四季調和:詩中的"君臣有道四時調"表達了社會秩序的和諧與穩定,君臣之間的關系和睦,四季交替有序,暗示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秩序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老農十首》這首詩詞通過對農民勞作和豐收的描繪,表達了對農民的贊美和對和諧社會的向往。詩人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手法,揭示了農田的繁榮景象、農民的喜悅情緒以及社會秩序的和諧與穩定。這首詩詞以樸實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敬意,并展現了農民勞作所帶來的豐收和社會的安定。
“田疇總是十分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nóng shí shǒu
老農十首
tián chóu zǒng shì shí fēn miáo, chǔ chù féng rén yì qì jiāo.
田疇總是十分苗,處處逢人意氣驕。
bù wèn shén cí sài xiāo gǔ, jūn chén yǒu dào sì shí diào.
不問神祠賽簫鼓,君臣有道四時調。
“田疇總是十分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