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經侍帷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持經侍帷幄”全詩
青冥欲無際,白首非故約。
連檣動南浦,父老望巖壑。
下車入里門,孰手問歡樂。
十年幾風雨,寒雞叫屋角。
勤勞畢吾分,帝賚出寵渥。
殊適奉香火,禁直連六閣。
遂令宣室思,從今問晦朔。
分類:
作者簡介(趙汝愚)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余干人,宋代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卒于宋寧宗慶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遷居崇德縣洲錢(今桐鄉市洲泉鎮)。父應善,字彥遠,性孝悌,工詩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馬都監。早有大志。擢進士第一,簽書寧國事節度判官。召試職館,除秘書省正字。歷遷集英殿修撰,帥福建。紹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為吏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辭不拜。孝宗卒,適光宗疾,不能執喪。汝愚遣韓侂胄以內禪意請于憲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喪次命朱熹待制經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進右丞相。
《送學士汪大奠歸鄞》趙汝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學士汪大奠歸鄞》是宋代趙汝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尚書天官貴,持經侍帷幄。
青冥欲無際,白首非故約。
連檣動南浦,父老望巖壑。
下車入里門,孰手問歡樂。
十年幾風雨,寒雞叫屋角。
勤勞畢吾分,帝賚出寵渥。
殊適奉香火,禁直連六閣。
遂令宣室思,從今問晦朔。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學士汪大奠歸鄞的作品。詩人描述了汪大奠擔任尚書天官的重要職位,他在帷幄之中持經侍奉國家。詩人描繪了廣闊無邊的青天和汪大奠白發的身影,表示他的遠行并非出于個人的約束。連綿的山水與南浦的船帆相連,老百姓們望著山岳和江河,期待著汪大奠的歸來。當他下車進入家門時,有人迎接他并詢問他的喜樂。經歷了十年的風雨,聽到寒雞在屋角啼叫,詩人感到時光匆匆。經過辛勤的努力,汪大奠完成了他的使命,獲得了皇帝的寵愛和嘉獎。他受到特殊的待遇,被禁止直接進入六閣(宮殿),只能奉獻香火。這使得宮廷的思念更加深切,從今以后,他將只能在晦朔之間與皇室有所往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形式表達了對學士汪大奠的敬意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汪大奠在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地位和他在國家中的奉獻。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家庭場景的對比,強調了離別的苦澀和時光的流轉。汪大奠的勤勞和奉獻最終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贊賞,但也帶來了一種禁錮,他被限制在宮廷之外,只能在特定的時刻與皇室交流。整首詩詞以極簡的語言展現了這種情感,表達了對汪大奠的祝福和對宮廷思念的深情。
這首詩詞的主題包括人事滄桑、權力與離別的痛苦,以及宮廷的封建等。趙汝愚通過對汪大奠的描述,間接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體制和官員的命運。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雅,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和回味。
“持經侍帷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ué shì wāng dà diàn guī yín
送學士汪大奠歸鄞
shàng shū tiān guān guì, chí jīng shì wéi wò.
尚書天官貴,持經侍帷幄。
qīng míng yù wú jì, bái shǒu fēi gù yuē.
青冥欲無際,白首非故約。
lián qiáng dòng nán pǔ, fù lǎo wàng yán hè.
連檣動南浦,父老望巖壑。
xià chē rù lǐ mén, shú shǒu wèn huān lè.
下車入里門,孰手問歡樂。
shí nián jǐ fēng yǔ, hán jī jiào wū jiǎo.
十年幾風雨,寒雞叫屋角。
qín láo bì wú fēn, dì lài chū chǒng wò.
勤勞畢吾分,帝賚出寵渥。
shū shì fèng xiāng huǒ, jìn zhí lián liù gé.
殊適奉香火,禁直連六閣。
suì lìng xuān shì sī, cóng jīn wèn huì shuò.
遂令宣室思,從今問晦朔。
“持經侍帷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